乌头类生物碱体外代谢、吸收的质谱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头是备受关注的一类中药材,以其活性与毒性并存而闻名。乌头提取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是其活性与毒性的物质基础。  本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级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乌头碱单体成分、乌头提取物及不同药对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体外吸收进行了研究,采用外翻肠囊法,探讨了乌头类生物碱的肠内吸收特性,及配伍中药对其肠内吸收的影响。结果发现乌头碱为P-糖蛋白的底物,其吸收存在浓度依赖性,干姜对乌头碱的吸收有抑制作用,说明干姜对乌头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干姜中解乌头碱毒性的是姜酚类成分。生川乌提取物中双酯型生物碱的肠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双酯型生物碱在肠囊内的吸收存在浓度依赖性。干姜对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有抑制作用,生半夏、川贝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也有抑制作用,而浙贝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从吸收的角度说明了干姜、生半夏、川贝母对乌头有解毒作用,而浙贝母对乌头有增毒作用。  利用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附子复方中的次乌头碱进行了体内吸收研究,考察了复方配伍对次乌头碱体内吸收的影响,探讨了次乌头碱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术附汤与甘草附子汤功效主治的差别可能来源于次乌头碱在体内的吸收程度不同,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转运过程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利用超高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对乌头类生物碱的体外肠内菌代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川乌提取物、药对及复方配伍经肠内菌代谢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变化,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代谢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解析,采用质谱半定量方法计算了主要生物碱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川乌提取物中的乌头类生物碱的肠内菌代谢产物主要为C-8位被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取代的产物,并推测C-8位为乌头类生物碱的活性代谢位点。  通过比较肠内菌代谢前后制川乌与乌头汤不同组方煎煮液中生物碱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肠内菌代谢后,各煎煮液中双酯型生物碱的相对含量均降低,说明肠内菌代谢起到了减毒作用。对生半夏、浙贝母、川贝母与制川乌配伍后对其中主要乌头类生物碱肠内菌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生半夏、浙贝母、川贝母均促进了制川乌中双酯型生物碱的肠内菌生物转化,从肠内菌代谢的角度说明了三种中药材对制川乌有减毒作用,且减毒的强弱顺序为川贝母>生半夏>浙贝母。乌头汤的肠内菌代谢研究结果表明,生半夏、浙贝母、川贝母均抑制了乌头汤中双酯型生物碱的肠内菌生物转化,从肠内菌代谢的角度说明了三种中药对乌头汤有增毒作用,且增毒的强弱顺序为浙贝母>川贝母>生半夏,推测与乌头汤中的其它几味中药对双酯型生物碱肠内菌代谢的影响有关。
其他文献
要想弄清不久后电视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不妨参观一下英特尔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运营方式颇似初创公司。出生于荷兰的前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
本工作用微型催化反应评价装置结合BET比表面积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29Si核磁共振谱(29Si NMR)、N2O吸附
直接氧化苯合成苯酚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和科学意义。世界上90%的苯酚是通过异丙苯法生产,该方法需要三步化学反应,制备流程长,而且生成副产物丙酮对环境污染严重。苯环上C-H键的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2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新出厅字【2012】515号)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要求。江西教育期刊社对下属的《江西教育》编
该文论述了聚芳醚酮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通过β-萘酚和4,4-二氯二苯砜在DMSO中的缩全反应,合成了新的芳醚单体-4,4-二(β-萘氧基)二苯砜(BNODPS).将其分别和对苯二甲酰氯(TPC)
方酰二胺是一类具有强氢键作用的化合物,可应用于设计合成新型的双功能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本论文工作将方酸二乙酯先与伯胺反应,然后与(1R,2R)-2-二苯膦基环己胺缩合,合成了8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苯.氟苯相互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来调控分子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进而调节官能团在空间上的预组织并将特殊的化学结构活性化或功能化。  通常叠氮与
本论文在电极上构筑了对电活性探针具有刺激响应性的层层组装薄膜和半互穿网络水凝胶薄膜,并将之应用于以探针为电子转移媒介体的基于固定在薄膜中的酶的生物电催化的开关,并
一段时间以来,发现学生不做作业或是违反纪律时,我好像没辙了,除了请家长,还是请家长,或是告状,或是诉苦,真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这群孩子。正当我为此事大伤脑筋的时候,一个学生
本论文的工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路易斯酸促进的螺环全碳骨架异构化反应研究,包括第一、二章:第二部分是碳二亚胺参与的选择性多组分合成环状胍反应研究,包括第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