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属头花组和多枝组的分类学研究——兼论《湖北植物志》中两种龙胆的分类学地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胆科(Gentianaceae A.L.Jussieu)龙胆属(Gentiana(Tourn.) L.)植物全世界约有360种,中国约有248种。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药用及园艺观赏价值,一直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类群,也是分类研究中比较困难的属之一。本文对龙胆属多年生的头花组(Sect.Monopodiae)和多枝组(Sect.Kudoa)两个组的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并研究了《湖北植物志》中收录的两个未发表的新种。  通过文献和标本查阅、野外采集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叶形、花茎上叶的数目、毛被、花冠形态和大小、花冠褶及花萼裂片的形状等特征是较为可靠的分类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从性状变异式样的分析入手,结合标本馆工作和野外调查,进一步梳理了头花组和多枝组,初步确定两组的植物共35种,包括对其中部分种作出的修订:将提宗龙胆(Gentiana tizuensis Franch.)作为短柄龙胆(G.stipitataEdgeworth)的异名处理;将G.setulifoliaC.Marquand作为无尾尖龙胆(G.ecaudataC.Marquand)的异名处理;将长萼龙胆(G.dolichocalyx T.N.Ho)作为河边龙胆(G.lawrencei Burkill)的异名处理。  (2)对头花组进行了全面的考证,修改了滇龙胆草(G.rigescens Franch.)的描述,澄清了文献记载以及检索表上的错误,并编订了该组的分种检索表。对多枝组中的存疑类群进行了集中讨论和梳理,对该组内鉴定中存有的混乱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时对上述两组的性状变异和演化进行了讨论。  (3)将湖北龙胆(G.hupehensis Q.H.Liu)和铺地龙胆(G.wanyuensis T.N.Ho)分别作为深红龙胆(G.rubicunda Franchet)和大颈龙胆(G.macrauchenaC.Marquand)的异名处理,探讨了深红龙胆和大颈龙胆的分布及分类历史。  本文对龙胆属大多数种的分类学处理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研究以及植物志的编订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在当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向着高频、宽带的方向发展。作为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接收机则有着高工作频率、高集成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要求。在接收机的整体设计中
本论文主要进行的是低相位噪声,应用于智能电表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CDR)的研究。文中使用了高性能电荷泵,相比其它CDR电路具有稳定性高,噪声小等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电表
红外光声气敏传感器利用气体的特征光谱进行测量,具有测量范围宽、灵敏度和精度高、寿命长、响应快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极好的选择性,可以实现连续分析和自动控制等独特性
衰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对某一个基因或者单一通路的研究往往难以解释衰老的本质,利用高通量大规模的实验技术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复杂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的主要来源。由于C_4光合作用具有较高的光合能量转换效率,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C_4光合作用的基因导入到水稻中,被认为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方法之一。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简称PEPCase)是C_4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一种关键酶,在CO_2浓缩机制中,催化第一步反应,即CO_2的原初固定,使得C_4植物的光合速率,特别是在高温
非常规超导体中库伯对是怎样结合的,相位是怎样相干的仍然是当今物理界未被解决的中心问题。相对于单个准粒子间的相干性而言,声子、磁振子、轨道波、电荷密度波(CDW)和自旋密
随着太阳电池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电池的研发已经成为主流研究方向。1990年,日本的SANYO公司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采用氢化非晶硅(a-Si)作为发射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碳汇功能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NEP)包含了地上和地下组分的碳输入和输出,已经成为一
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是医院的三大常规检验之一,该检测项目对肾与尿道疾病、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医生显微镜下人工镜
移动通信是目前通信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无线业务需求的增加,目前以承载单一话音业务为主的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