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九节茶含漱液联合益胃汤颗粒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上的临床疗效,探索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中医药在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耐受性和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收治的60例需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放疗期间根据《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19)》给予常规口腔护理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口腔护理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九节茶含漱液含漱联合益胃汤颗粒内服。观察两组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 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的发生率、各度RTOM的发生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变化情况、卡氏(Karnofsky,KPS)评分变化情况、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变化水平客观评价九节茶含漱液联合益胃汤颗粒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上的临床疗效。结果:(1)不同组别样本在性别、年龄段、是否吸烟、瘤种、临床分期、治疗前PS评分、是否同期化疗共7项一般资料上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P>0.05)。(2)在RTOMⅢ度、Ⅳ度的发生率上,治疗组比对照组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度RTOM的发生时间上,治疗组的发生时间均较对照组晚(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以时点,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事后LSD-t两两比较检验结果显示,治疗3周,6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高于治疗3周后的积分(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在治疗前,治疗3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以时点,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点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治疗3周、6周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的NR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3周后的评分(P<0.05)。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治疗6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以时点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6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GF水平变化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G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7)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瘤种、治疗前EGF水平、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是否同期化疗、治疗前PS评分均非影响患者发生Ⅲ度及以上RTO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九节茶含漱液含漱联合益胃汤颗粒内服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上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相较单纯的常规口腔护理,其主要的优势在于:1、延迟RTOM的发生。2、使中医症状总积分下降,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3、降低患者的NRS评分,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缓解放疗导致的KPS评分下降,维持患者在放疗期间良好的功能状态。5、抑制唾液EGF水平下降,加快患者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