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场所,城市功能则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优化城市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对于当下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城市经济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我国城市与产业发展存在两个并行却似有矛盾的趋势,一是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二是产业升级步伐依然缓慢。这种矛盾表明,当下城市发展的质量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仍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证上进行深入的探究,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逻辑上究竟有什么关联?这种逻辑上的关联是否能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得到实证的检验?进一步地,不同类型城市的各类功能对产业发展效率影响有何差异化特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可为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产业升级、产业效率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提供借鉴。所以,本文尝试从产业视角出发,对城市功能影响产业效率增长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城市内部功能影响产业效率增长关系深入探究及实证检验。首先,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大部分学者重点关注的是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发展内在关系问题探究,而对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本质(产业效率)内在关系研究鲜见。其次,从产业视角出发,对城市功能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城市功能评价指标,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城市基本功能进行测算与评价。再次,结合线性规划DEA模型,利用DEAP2.1软件对长三角各城市的产业效率进行测算,并给予现实评价。发现长三角城市整体上出现了产业效率增长效应,其中,上海、无锡、绍兴等城市表现较明显。随后,对城市功能影响产业效率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发现城市内部分功能对产业效率的影响表现为两面性: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其一,城市功能促进产业效率增长。城市的交通中心、金融中心和和政治中心可通过提高交易效率来促进产业效率增长;城市的工业中心和建筑中心可有效地改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效率增长;城市资源中心和商业中心可促进竞争效率从而提升产业效率;城市的文化服务中心带动了产业效率增长,特别地,能够提供其创新条件服务。其二,城市功能不平衡发展也能够抑制产业效率增长。城市功能定位不恰当可带来要素市场竞争和产品市场竞争,从而抑制产业效率增长;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会带来拥堵现象,往往可能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抑制产业效率增长。最后,利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现实数据,对城市功能影响产业效率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综合功能促进了产业效率增长,且城市内部分功能对工业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资源中心功能、工业中心功能、商业中心功能与政治中心功能对工业效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交通中心功能和文化服务中心功能促进了工业效率增长。另外,城市的交通中心功能、商业中心功能和政治中心功能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增长;城市的工业中心功能、建筑中心功能和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增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在不同功能类型城市中,城市各项基础分功能对产业效率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至此,基于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论,结合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背景,得出相关政策结论:要重点加强城市交通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发展来推动工业效率增长。同时,需要加强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发展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