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一体化主要包括城乡规划建设、政策措施、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旨在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康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因此,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苏南城乡一体化是关系到苏南全面小康建设成败的重中之重。此外,鉴于苏南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苏南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关系到苏南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更是强化长三角在全国经济龙头地位的重要基础。虽然苏南城乡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对比发达国家,苏南城乡一体化目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集中体现在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欠完善以及农村市场化发展落后等方面。究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包括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产业结构升级的消极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不良反应以及工农剪刀差等多个层面。苏南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韩国70年代开展的新村运动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新村运动开展至今,韩国农民收入增长了135倍,社会保障制度也覆盖了包含农民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城乡差距多年来一直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新村运动的成功开展为韩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南与韩国在地理、经济、人文等方面相似度较高,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对苏南新农村建设有着借鉴意义。但鉴于两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的以及国情的差异性,借鉴必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对比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苏南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在于:苏南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在城市经济得到大力发展的今天,城市反哺农村力度也应不断加强;早期的政府主导与中后期农民自主参与是新农村建设内化为民众自发力量的保证;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其中教育是先行;农产品的市场化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和推广农业协会的建立是重点;结合苏南地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三集中”和文化产业建设则是苏南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中小银行如何转型是近期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与现有研究较多地关注业务层面的创新不同,本文强调了管理创新对中小银行转型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昌农合行实施经济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死亡率高,即使幸存者,心功能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它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患者家庭和
二战以来,宗教的全球复兴引起了人们对宗教问题的普遍关注。在中国,宗教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对伊斯兰教的研究尤其不受重视。近年来,在全球伊斯兰复兴的大背景下,中国伊斯
电视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无店铺销售模式,最早出现在传媒业发达的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电视购物遍布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已经成长为世界零售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粘膜的炎症性肠病(IBD),病因尚不明确,是易感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等相互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免疫系统的参与在UC的病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着
供应链金融是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提供系统性融资的新兴业务,广西糖业产业可以利用这一融资模式来进行融资。在总结了广西糖业供应链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现象,利用解决该问题的经典方法——斯旺模型进行研究。针对原斯旺模型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修正与改进,继而基于所得改进型斯旺模型,利用Gr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得公办高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民办高校应运而生。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历史较短,至今只有短短二十几年,但发展迅速,学校数目增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化,让各个领域的发展得到了质的提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有利于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水平,而且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基础课之一的语文课,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即书面文学语言系统的学习由语文课承担,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语文课完成,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