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韩建交以来,随着两国各方面交流的深入,韩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越发活跃,其中韩国推理小说因其精彩的内容,缜密的结构受到了部分中国读者的关注和喜爱。本次翻译实践的对象为韩国近代小说家金来成1937年发表的中篇侦探小说『假想犯人』。金来成连续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推理小说,被称为“韩国推理小说之父”。小说『假想犯人』内容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准确生动,是韩国近代最优秀的推理小说作品之一。本文将采取案例研究法,在英国翻译家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语,句子和文化素三大方面,就推理小说『假想犯人』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6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具体适用范围。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方法。“语义翻译”重视源语内容,原则上保留原文的词语使用,语言结构等。“交际翻译”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倾向于通过对原文的适当修改,创造更流畅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根据原文和译文的重要性程度,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希望在原文内容和译文流畅度间取得平衡,使译文在保留原作的语言特色的同时,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准确传达语句的文化含义。韩国优秀的推理小说很多,但大多并未被译介至中国,纽马克理论指导下小说这一体裁的韩汉翻译研究也并不热门。笔者运用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法,翻译了小说『假想犯人』。通过译文中国读者可以厂解韩国推理小说的魅力的同时,接触到韩国的文化风俗。希望本实践报告书能对今后韩国推理小说的汉译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