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突出的经济现象,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路径。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制造业集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首都经济圈”和发展活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其制造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我国前列,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究竟起到怎样的影响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梳理了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及述评,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从这两个影响路径的角度解释了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在实证方面,分别采用综合区位熵指数以及DEA模型对产业集聚度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及分析,接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总体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其中,天津市及河北省产业集聚程度相对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市产业集聚程度则相对较低;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八个行业综合区位熵指数较高,为高集聚行业,其余十六个行业为低集聚行业。(2)京津冀地区整体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状态,内部各省(直辖市)及高、低集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保持较高水平。(3)产业集聚能够显著地促进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能够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两条路径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在高集聚行业中,产业集聚能够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在低集聚行业中,产业集聚能够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起到显著正向影响。有鉴于此,为提升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以优势行业为依托,促进集聚效应的发挥;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资源深度整合;发展集聚网络模式,建立新型合作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