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突出的经济现象,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路径。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制造业集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首都经济圈”和发展活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其制造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我国前列,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究竟起到怎样的影响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梳理了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及述评,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从这两个影响路径的角度解释了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在实证方面,分别采用综合区位熵指数以及DEA模型对产业集聚度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及分析,接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总体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其中,天津市及河北省产业集聚程度相对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市产业集聚程度则相对较低;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八个行业综合区位熵指数较高,为高集聚行业,其余十六个行业为低集聚行业。(2)京津冀地区整体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状态,内部各省(直辖市)及高、低集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保持较高水平。(3)产业集聚能够显著地促进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能够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两条路径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在高集聚行业中,产业集聚能够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在低集聚行业中,产业集聚能够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起到显著正向影响。有鉴于此,为提升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以优势行业为依托,促进集聚效应的发挥;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资源深度整合;发展集聚网络模式,建立新型合作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推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垃圾围困成为众多困扰城市日常生活的难题之一。面对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积累,垃圾焚烧已逐渐成为我国应对该问题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焚烧固体残余物(即底渣)。国内外最主要的一种焚烧底渣处理方式是填埋,但是,填埋处理对用地面积要求较高,而当今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本就日益趋紧,如何处理好焚烧底渣是当前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底渣的工程特性及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小学是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然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英语阅读教学就很难实施,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在近几年,随着英文绘本引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上了英文绘本阅读。而作为英语教师也从中认识到了英文绘本对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高等院校所获得的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国内各高校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其办学形式和资金来源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也随之增长,究其原因是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力不断扩大以及经济活动变得愈加复杂。近几年各大新闻媒体对于高校经济案件的报道早已司空见惯,这表明高校现有的内部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在新形势
以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法律解读为研究起点,分析透视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面临的困境。通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百村调查"得出结论:补偿是否合理、公平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