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济南市选取的3所小学进行了1年的膳食干预和“快乐十分钟”活动的运动干预,通过肥胖相关形态学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以膳食营养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儿童肥胖的干预效果。方法在随机选取的6所学校中,干预校和对照校依据社区经济状况的不同进行匹配,即大、中、小3种规模的学校各2所,其中1所为干预校,1所为对照校。在选中的小学中,用抽签随机法,从各年级(六年制小学为1-5年级,五年制小学为1-4年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每班约30人)。对6所学校选出的学生进行基线数据(问卷、体检、体质和血生化等)。收集后,在3所干预校开展为期1年的膳食和身体活动干预措施,对照校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干预1年后再次收集上述数据为终线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学生的形态学指标在干预一年之后均有所增长。但与对照组相比,与肥胖有关的形态学指标比如体重、腰围、腰高比等,干预校的增长值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采取了1年的干预措施之后,干预组学生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学生的血压值(P值均<0.05)。干预组学生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增长值也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采取干预措施一年之后,小学生的血糖值均增大。干预校男生和女生的血糖值均小于对照校,干预校学生的血糖增长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O.05)。4.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干预校男生甘油三酯的增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这两个指标,两组均有降低,但干预校降低的幅度要大于对照校。总胆固醇均数的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密度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校男生的高密度胆固醇升高了0.01,对照校的男生降低了0.09。干预校女生甘油三酯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增加低于对照组,其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高密度,两组均有所降低,但干预校降低的幅度要大于对照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肥胖率结果分析显示采取干预措施一年后,对照校不同性别的学生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干预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干预校学生肥胖检出率平均为24.4%,男生为24.7%,女生为22.6%。采取干预措施1年后,干预校学生肥胖检出率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采取膳食和身体活动干预措施一年后,对照校学生总体的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干预校,其中收缩压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校学生干预前总体的高血压和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均高于干预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采取干预措施一年后,干预校学生的血脂指标的异常检出人数和异常检出率均小于对照校,其中甘油三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校学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检出率均下降。其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在济南市的3所干预小学进行营养教育和“快乐十分钟”的活动干预,在3所对照校不采取任何措施。将干预前后进行一系列的体检、血生化测定和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膳食干预和身体活动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形态学指标,其中对女生的作用比较明显。2.膳食干预和身体活动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和血糖,使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降低。3.在干预一年之后,干预组学校学生肥胖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要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学校的干预后肥胖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总之,干预措施虽然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一致,但如果长期坚持,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肥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