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快节奏的生活迫使人类希望得到内心的安宁。并且由于时间、金钱、精力等因素的限制,人们更趋向于在日常或节假日选择短途休闲的旅游方式,森林游憩事业应运而生。城郊型森林公园由于其独特的区位因素、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城市人的青睐,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趋势势不可挡。然而,随着城市化矛盾的突出,城郊型森林公园客源量逐渐增多,社会服务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加之部分公园在建设时缺乏技术理论指导、盲目开发,许多森林公园的优秀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风景资源也未能有效转换和合理开发。因此,加强城郊型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评价以及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以及相关研究资料的检索和综述,首先分析比较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外国家公园的区别,从而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概念作出界定。其次,本文主要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评价和发展策略这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分析城郊型森林公园特点和总结当前城郊型森林公园面临的各类问题的基础上,以《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为基础,参考借鉴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和《广东省森林公园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景观资源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和李克特五点量表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并建立城郊型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再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分析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1)全面梳理了城郊型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的基础理论,并剖析了现阶段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2)系统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和因子评价层四个层次,共计28个指标因子;(3)结合对研究区域的定性分析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解决措施;(4)结合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特点、问题、调查情况和评价结果,为我国城郊型森林公园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