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民国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的热湿环境提升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时期的首都,拥有大量的民国建筑遗存,尤其是南京高校中的民国文物建筑,它们保存相对完好且延用至今。一方面,这些文物建筑遗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另一方面,这些建筑延用至今,建筑日渐老化,建筑热湿性能差,无法提供起码的使用舒适度而遭到粗暴的改造。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建筑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对南京高校中的民国文物建筑遗存进行建筑性能提升,改善热湿环境,不仅有利于文物建筑的保存,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体舒适度,提高建筑遗存的利用率,完善校园的服务功能。本文选取典型的南京高校民国文物建筑——东南大学大礼堂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在保护与再利用的前提下建筑热湿环境的提升策略。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等;第二章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定义、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做出了介绍,说明南京民国文物建筑的保存需要一定的温湿度;第三章从研究对象东南大学大礼堂出发,调查研究大礼堂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礼堂的材料、构造及空间,实测大礼堂夏季及冬季热湿环境并分析实测数据;第四章提出大礼堂及其他南京高校民国文物建筑的现存问题及影响其热湿环境的因素;第五、六章,论文根据影响南京高校民国文物建筑热湿环境的因素,分别从被动式设计及主动式设计两方面提出设计策略,并利用CFD模拟软件进一步验证热湿环境提升策略的合理性。第七章,总结文章并反思本文存在的不足,对接下来的研究提出未来展望。全文字数:60000余字
其他文献
伊朗虽然算不上是塑料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快速发展势头.在此期间所制订的法律法规,都可使其国内的汽车市场不断壮大.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环境设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环境设计与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衔接起来,可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现代理想环境。
<正>依据教师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确定的以时间为单位的教师工作量数量衡量尺度。它是衡量教师是否完成其职责的重要的数量标志。它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
会议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且多口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尤其是近几年在双鱼石构造,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了良好的资源前景。由于受前陆造山运动的影响,栖霞组
我国核电发展迅速,对乏燃料贮运容器需求快速增加。与其他材质的贮运容器相比,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具有高完整性、优良的辐射屏蔽性能、明显的经济性等优势。本课题所研究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