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随后在2014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社会治理创新,要注重运用法治,实行多元主体治理。从管理到治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参与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是单一的,治理则是多个主体,包括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意识不强,如何参与社会治理思路不清,由于受行政化制约,工作方法创新不足。本文从治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出发,查找总结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研究,结合地方工会实际工作,提出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合理途径,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应由行政化工会转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转型的建议,使地方工会充分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文章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并以治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工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等主要概念进行明晰。 文章第二部分首先对工会履职历史进行回顾,然后,对当前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进行实例分析。 文章第三部分共三个层面,在第一层面,对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第二层面对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提炼,即行政化,对其表现行式进行归纳。第三层面就是行政化的弊端。 文章第四部分讲述了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表现为工会的独立性不够,内生动力不足,参与能力差。 文章第五部分针对现有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地方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转型,并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