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eO3外延异质结界面磁电耦合与输运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FeO3是具有反铁磁性和铁电性的无铅绿色室温多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铁电极化强度,在非易失存储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BiFeO3外延薄膜及其异质结构,系统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磁电耦合和电输运等特性。我们用磁性半导体Mn:Zn O(5 at.%Mn)与BiFeO3构成了复合多铁异质结。在±4V的偏置电压下,异质结可转变为高电阻态(HRS)和低电阻态(LRS),室温电阻转变开关比为~10~4%,磁化强度调控幅度为~500%。同时,低电阻态下43 Oe的磁矫顽场在高电阻态下可增至300 Oe。异质结中的氧空位受外加电场和铁电极化的影响发生迁移并形成稳定的再分布,引起电阻态和磁性的变化。我们在LaAlO3(001)基底上制备了高应力的BiFeO3/La0.67Sr0.33Mn O3外延异质结。异质结中的BiFeO3为铁电相并具有向下的自发极化,并且自发极化会引起显著的界面电荷耦合。异质结中受BiFeO3覆盖层影响的La0.67Sr0.33Mn O3薄膜相对于其单层薄膜在5和300 K下分别呈现500%和100%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强。同时,异质结的交换偏置随BiFeO3厚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这来源于La0.67Sr0.33Mn O3薄膜的磁性转变。高应力的Pt/BiFeO3/La0.67Sr0.33Mn O3异质结具有良好的电阻开关和铁电可变光伏效应。通过测量脉冲电压R–V曲线和光照下的I–V曲线,我们发现异质结呈现出多级电阻态转变和可变光伏特性。此外,改变光照和脉冲电压对异质结进行光电双调控后,以完全相同的读取操作能重复得到四个不同的非易失性电阻态。我们在SrTiO3(001)基底上制备了Pt/La0.1Bi0.9Fe O3/Sr Ru O3异质结。室温电阻转变开关比在较小的调控电压(±2.7 V)下可达10~5%,并且可变光伏效应显示出–75到–330 m V的可调性。电阻转变和可变光伏效应主要源于铁电极化相关的界面势垒和深能级缺陷态的变化。这些基于界面电荷耦合的研究结果为实现电场控磁,以及用光照辅助电场调控异质结的非易失多级电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开发新一代高速度、高密度和低功耗的新型多功能信息存储器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本课题首先通过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并结合发酵工艺优化,实现了高浓度手性纯的D-(-)-2,3-丁二醇的生产;其次,以能够高效利用木糖的丁二酸生产菌株为评价菌株,考察并优化了其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丁二酸的能力,实现了丁二酸的高得率、高生产速率和高浓度生产;然后通过进化工程手段,获得了不依赖任何质粒能够高效利用木糖进行生长的谷氨酸棒杆菌进化菌株;最后,通过代谢工程改造提高了进化菌株在厌氧条件
学位
氢气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基于氢气的燃料电池也为汽车提供了一种替代能源。含氧烃类化合物的水蒸气重整反应(SR)很适合为小型集成化的移动电池设备在线供氢。近年来,二甲醚(DME)由于其高能量密度,易储存运输和无毒等优势,成为了比传统甲醇更具优势的一种制氢原料。目前铜基催化体系是重整反应中最常见的催化剂。但其仍面临活性中心存在争议,反应机理尚不清楚等难题,限制了高效重整催化剂的设计
学位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且活性物质硫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但硫导电性差、充放电中间产物穿梭效应严重及体积膨胀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锂硫电池的发展。非活性功能材料的物理阻隔及化学吸附作用会显著改善锂硫电池中的固有问题,但仍然存在着硫活性物质利用率及电池实际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本文以高活性纳米硫为研究目标,制备具有良好水分散特性、高电化学活性的硫纳米颗粒,深入研究其在锂硫电
学位
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由于管束在运行时会受到横向流的冲刷,因此容易发生流体诱发振动。在所有流体诱发振动机理中,流体弹性不稳定性失稳是最重要的激振机理,该机理的发生特别容易造成换热器在短期之内的破坏,因此需要格外重视。在质量阻尼参数较低时管阵的失稳机理复杂,目前对于该参数下很多失稳现象仍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为此本文在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方面开展了对低质量阻尼系数下管束阵列的失稳机理研究。本文
学位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气动加热,隔热瓦表面的高发射率涂层可以通过热辐射降低热防护系统表面的温度。国内该种涂层的研究刚刚起步,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发射剂氧化严重、性能测试局限和理论研究欠缺等问题。本文针对隔热瓦表面的Mo Si2-(Ta Si2-Si C-)玻璃基辐射式防热涂层,开展了涂层制备方法的创新、涂层结构/组成的调控,表征了涂层的形貌、物相、界面结合及形成过程,研究了涂层的红外辐
学位
超声冲击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焊接结构疲劳延寿技术之一,因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关于超声冲击疲劳延寿行为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疲劳服役前的焊接结构和小尺寸焊接接头,没有充分考虑服役焊接结构的特征。为此,本文基于服役条件研究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结构疲劳性能及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包括超声冲击处理服役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焊接残余应力对超声
学位
燃料贮箱是运载火箭箭体中最为典型的弱刚度铝合金构件,其焊接区域局部材料的软化,使火箭服役安全性降低。本文基于低温贮箱的服役条件(低温、贮氢、裂纹)研究了2219铝合金变极性钨极氩弧焊(VPTIG)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在提高接头强度的同时,保证接头的低温断裂韧性、充氢后断裂韧性和塑性变形能力均大于母材。首先,针对接头强度下降问题,基于对接头性能演化机理的分析,发现两种工艺
学位
高分子的界面吸附对薄膜的稳定性和去润湿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热退火能够促进高分子链在固体基底上的吸附,此外,拓扑结构也会影响高分子链在固体基底上的吸附。本论文主要从拓扑结构和热退火两个方面研究了高分子薄膜界面吸附对去润湿动力学的影响。此外,利用高分子薄膜在没有界面吸附条件下的去润湿动力学行为研究了薄膜的粘度。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拓扑结构对高分子熔体膜去润湿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形聚苯乙烯(
学位
<正>[作品简介]《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汉代以后才多简称为《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学家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左传》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春秋笔法"的精神,前人称赞:"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期刊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很多拥有优异性能的亚稳材料被发现,研究其形成机理和特殊性质成为了当前新材料的重要方向。本论文利用激光的高温高压和快速淬火的特点以及微波的选择性加热的特点,创造出非平衡的反应条件,得到在平衡条件下无法制备的亚稳材料,深入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并将其应用在微波吸收、生物医药和光催化等领域。1.利用激光液相烧蚀法特有的高温高压和快速淬火的特点,在非平衡条件下制备了单质金属非晶的亚稳材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