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乙醇汽油反应机理及缸内直喷发动机燃烧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等不可再生化石燃料日益减少并面临枯竭,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交通燃料体系支撑的人类物质文明正受到严重威胁。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减缓石油消耗增长,已成为我国能源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目前研究与应用比较成熟的替代燃料主要是乙醇汽油,我国市场出售的乙醇汽油掺混的是无水乙醇(99.2%以上乙醇度),但是每吨含水乙醇(95%乙醇度)在生产成本上要比无水乙醇低1000元左右,因此含水乙醇具有更明显的经济效益。缸内直喷汽油机(GDI)以其冷启动性能好、经济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汽油机未来发展的主流。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汽油缸内直喷技术的优势,利用含水乙醇的经济效益,实现能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从含水乙醇汽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CFD数值模拟、发动机台架试验等三个方面研究含水乙醇汽油直喷发动机的燃烧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引入“半解耦”简化机理的方法,在总结分析现有乙醇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64种物质、194个基元反应的乙醇汽油机理,并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利用该乙醇汽油机理对不同含水量的乙醇燃烧进行模拟,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差较小,扩展了乙醇汽油机理对含水乙醇的适用性。
  (2)研究了水对乙醇燃烧反应的影响。随着含水量的升高,层流燃烧速度下降,着火延迟期上升,火焰结构中HO2、H2O2、CH3、OH、O、H等活性基团浓度下降,水对乙醇的燃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对乙醇燃烧的物理影响占主导地位,物理因素对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超过91%,对着火延迟期超过83%。
  (3)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在一台2.0L涡轮增压GDI发动机上,研究不同含水乙醇比例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下,随着含水乙醇量的增加,着火延迟期增加,燃烧持续期减小,缸压峰值升高,缸压峰值时刻提前,CA50时刻提前,放热峰值时刻提前。含水乙醇的添加能改善GDI发动机燃烧特性。E10W的等效油耗最低。含水乙醇的添加使CO排放减小,HC排放减小,NOx排放上升。
  (4)运用CFD软件CONVERGE,耦合验证过的乙醇汽油燃烧反应机理,建立缸内直喷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进行燃用汽油(E0)、含水乙醇汽油(E20W)的缸内燃烧分析。缸内燃烧过程情况分析显示,OH、Soot、CO、NOx、O2、当量比、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与现有研究且验证的发动机缸内各个参数的对应关系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乙醇汽油燃烧机理宏观趋势上的准确性。
  (5)对燃用含水乙醇汽油(E20W)进行喷射参数优化,改变单次喷射的喷油时刻,随着喷油时刻的推迟,燃油碰壁量减小,燃油蒸发率、缸内最高温度、NOx排放先上升后下降,CA50时刻、Soot排放先减小后增加,综合分析单次喷射时刻-270℃A时最优。改变二次喷油的时刻和喷油比例,相比占总喷油量50%的二次喷射,二次喷射占比25%的混合气均匀性好、燃油碰壁多,对Soot排放的改善大;二次喷射占比25%、二次喷射时刻-130℃A最优。
  (6)对分层稀燃模式进行了探索。模拟了当量比0.66(过量空气系数1.5)的分层稀薄燃烧,喷射时刻在-120°~-100℃A之间时,喷射的油束与缸内气流配合较好,能在火花塞周围形成混合气分层,火焰传播形状较为规则,-110℃A喷射的分层效果最好。分层燃烧能降低缸内燃烧温度,使NOx下降明显,Soot、HC、CO排放上升。
  构建的含水乙醇汽油燃烧机理为模拟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CFD模拟和台架试验有助于含水乙醇汽油的实际应用。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广含水乙醇汽油。
其他文献
超高压力广泛存在于地球科学、材料合成、高温超导等领域,超高压力诱发物质发生晶格结构、电子结构和载能粒子相互作用的变化,进而使物质呈现特殊的、优异的热、电、磁等物理化学性质。超高压力条件下物质的导热机理及其导热性能的压力依存性对地球温度场的热演化、磁场的形成,高性能半导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及高温超导机理的揭示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超高压力条件下材料的导热机理及压力对材料宏观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现
建筑能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能耗数据是科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当前,由于我国能源统计体系尚未与国际能源统计口径接轨,建筑能耗权威数据缺失,不同机构或学者对中国建筑能耗的测算结果差异巨大,关于中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比重的测算数据分布在15%至50%超大区间范围之内。建筑能耗精细数据缺失更加严重,相关研究
学位
面对传统电力系统带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分布式发电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清洁、高效能源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由众多分布式电源组成的微电网,不仅能够灵活地控制内部可控单元,还可作为一个整体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形成区域内的自治电网。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电网正逐渐呈现出电力电子化、高渗透率、类型多样化以及网架结构融合的复杂电网形态,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由于
学位
振荡水柱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转换效率较高、造价低的波浪能发电技术。空气透平是影响振荡水柱技术转换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提高空气透平的转换效率,本文使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振荡水柱装置中空气透平的内部流动和能量转换特性,探索提高空气透平转换效率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  本文研究了振荡水柱装置中使用的Wells透平和单向整流透平。  为提高Wells透平的转换效率,本文研究了透平的设计方法、
随着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持续消耗,生物质能源作为唯一的含碳可再生能源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生物质气化作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指利用含氧物质(空气、氧气或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将固体燃料中的碳氧化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生物质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组分主要为CO,H2,CO2,CH4以及少量的C2+,能够作为燃料燃烧或者作为平台化合物进一步合成液体燃料。然而,气化过程中的副产物焦油一直是阻碍该技术
学位
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能指标,而车内热泵空调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耗能大户。由于开发空调箱总成的成本较大,冬季室内侧加热采用的内部冷凝器需要适应空调箱总成内的空间布置并进行性能优化。另一方面,冬季的室外侧蒸发器与夏季的室内侧蒸发器内存在制冷剂分配不均匀而造成性能衰减。在此背景下,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进行了冬季工况下内部单层二流程和双层四流程冷凝器在不同风量下的部件试验对比,
平行流冷凝器在车辆空调和家用空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一维仿真模型得出的结论与宏观实验数据吻合虽然较高,但是制冷剂侧压降数据吻合度较差、内部流量分配规律不够细致。针对该研究现状,本文进行了如下内容的研究和主要结论:  一、结合三维CFD数值仿真和一维分布参数模型,以Isight软件搭建自动联合仿真平台,集成了Fluent、Matlab、Refprop和Office等软件,建立平行流冷凝器的联合仿
室温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是一种新型的脉管制冷机,在脉管的室温端有一个推移活塞做调相器,其理论效率与斯特林制冷机一样,其逆循环则为脉管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热发动机,可称为室温推移活塞脉管发动机。作为脉管制冷机的逆过程,脉管发动机在高温端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紧凑具有长寿命的优点。在废热、余热等低品位的能源回收利用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综述了与脉管发动机相关的技术和研究,包括斯
面对未来氢能时代,如何高效地、清洁地利用氢气是全世界面临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基于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采用试验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氛围中添加稀释气体(N2、Ar和CO2)对氢气射流燃烧特性的影响,不仅可以为氩气循环发动机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丰富可控热氛围下氢气湍流燃烧的基础数据。  为使试验能稳定持续地进行,本文设计开发了小型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并搭建可控活化热氛围试验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系统变得越发复杂,整车控制器和部件控制器的功能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控制器开发阶段,综合的控制器模型仿真测试和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的需求在增多。在现有的控制器开发流程中,在控制器模型仿真阶段,由于模型日趋复杂,仿真计算的效率较低,且测试环境通常只支持单个模型仿真,不能对多个控制器共同工作的性能进行评估;在控制器模型硬件在环阶段,现有的实时测试平台的硬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