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ta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丙乳液在涂料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环境友好涂料的问世,促进了苯丙乳液在水性防腐涂料应用上的发展。苯丙乳液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是影响其涂料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对涂膜的硬度、柔韧性、耐候性、耐水性、涂料的成膜温度以及与底材结合的强度等性能也有很大影响。目前市场上的苯丙乳液,大都用在制作建筑内墙涂料和木漆,用来配制防腐涂料,与实际应用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开发专用在防腐涂料上的苯丙乳液成了热点。   本文采用预乳化的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可用于金属防腐用的苯丙乳液,并针对目前市场上苯丙乳液致密性差、常温成膜时吸水率高且膜的介电常数大等缺点,运用了核壳微乳液聚合技术和粒子设计的思想,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合成了一种交联度较高的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合成过程中,贯彻了离子数目最低化原则,尽量降低膜中电解质含量,减小形成原电池的机会,提高防腐性能。另外,研究了聚合方法、共聚单体、乳化剂体系、引发剂种类用量以及其添加顺序、电解质用量、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以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核壳微乳液聚合技术和粒子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乳液和乳胶膜的性能,提高乳液稳定性和降低最低成膜温度;采用2.0~3.0%的乳化剂,0.4~0.8%的引发剂,反应温度控制在78~85℃之间,搅拌速度宜控制在250~350rpm之间可以稳定合成固含量为40~45%的自交联型苯丙乳液;1~3%的GDMA可以使聚合反应时产生分子链内交联,合成出致密度高的乳胶粒子。一定量的醋酸锌和乳胶粒子表面羧基螯合,促使乳胶粒子之间产生交联,进一步提高了膜的耐水性、硬度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从防护机理的两个方面:屏障作用和防电化学反应出发,提高乳胶膜和的致密度和降低膜中电解质含量,能有效地提高胶膜的防护性能。本文着重在减小乳胶粒子粒径,提高胶膜交联度,降低胶膜吸水率几个方面运用一系例技术,达到一定的效果。
其他文献
固定化酶/细胞法具有反应器效能高、主要原材料成本低、收率高及产品的后处理简单等显著优点,并且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因此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并成为ATP生产的主要方法。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生产ATP必须考虑稳定的细胞质量、固定化载体的强度及其固定化形式、适宜的反应操作条件等。本文针对以上固定化技术存在的三个问题,从基础研究出发,对酵母的培养条件、固定化载体的选择以及ATP生产的反应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吸收解吸系统进行详细工艺计算,主要对分馏及吸收稳定系统进行了全流程模拟,通过对工艺变量的调整得出适合操作的最佳工艺参数,对包
查尔酮合成酶(CHS)是高等植物体内花色素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它催化的反应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重要步骤,CHS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或减少都可能导致花色产生变异。目前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