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心率变异性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本研究对20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和4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及随访观察。目的在于:(1)了解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部位的关系。(2)了解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心力衰竭的关系。(3)了解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所有血管狭窄程度均<50%),中度狭窄组(血管狭窄程度在50%-75%之间)和重度狭窄组(血管狭窄程度>75%),并在重度狭窄组中按冠脉狭窄部位分为三个亚组,左前降支病变为主组,左回旋支为主组和右冠病变为主组。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为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24小时内每5分钟的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24小时内相邻的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为左室射血分数,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部位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4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后2周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入选的4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心率变异性中重度降低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和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随访180天。主要终点是:死亡,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需要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任一种情况。结果(1)有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与冠脉病变部位相关性差。(2)4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d随访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重度降低组为5.9%,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为0.4%(P=0.00),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重度降低组为30.4%,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为10.8%(P=0.00),其中,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重度降低组14.9%,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5.8%(P=0.00)。结论(1)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相关。(2)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无明显相关。(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4)心率变异性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及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5)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及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