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中城市群聚集了陕西省80%的科技实力和73%的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带动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中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核心支撑区。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的角度,对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运用统计数据和历史资料,对关中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产业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关中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包括科技力量雄厚、产业基础坚实、城市化水平较高等。但也存在着大城市缺位、城市等级不连续,中等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小城市发展滞后,缺少专业化城镇等问题,并指出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陕西自然资源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间创造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其次,运用差异指数法和区位商法,对关中各城市的三次产业内部层次和专门化产业进行了分析评估,得出关中城市群产业发展缓慢,各产业内部不平衡,工业在关中各城市发展不平衡等结论;接着,运用系统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了关中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的途径,提出了“一心多极,城乡互动,域内外通开”的发展战略构想,分别对关中各城市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最后指出,要实现关中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一方面中央政府要从政治的高度强调经济的均衡增长,要给予内陆与沿海同等的开放自由度,给予资源型产品的定价自主权,并适度进行沿海与内陆的资源平调,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要创造一个稳定可信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生态环境,吸引资金、人才的流入,给予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保护个人、企业的财产权力,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激发出民间活力。具体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加速产业融合进程,提高工业化质量,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降低国有经济比重,推动市场制度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