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传感器阵列用于糖类和天然氨基酸对映体的检测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碳量子点出色的荧光特性以及其表面丰富的官能团,采用碳量子点作为传感单元,设计并构建的不同类型传感器阵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天然产物的测定和识别。本论文基于碳量子点设计并构建了两种传感器阵列系统,分别对糖类和天然氨基酸对映体进行了测定和识别。同时本论文探索了传感器阵列的一系列传感性能,例如,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等。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以3-氨基苯硼酸和天然氨基酸为主要的合成材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三种不同的碳量子点。一系列表征手段表明,这三种不同的碳量子点表面均含有大量的硼酸基官能团。基于这三种不同的碳量子点组建传感器阵列,在浓度为3 mM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十四种糖类的测定和识别以及对其中九种单糖的分类。该传感器阵列在糖类浓度为3 mM-50 mM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检测和识别能力。通过进行盲选实验和干扰实验的探究,证明了该传感器阵列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基于其卓越的检测性能,利用该传感器阵列实现了不同品牌果汁的识别和牛奶中乳糖含量的检测。(2)以β-环糊精和甘氨酸为碳源,采用微波法成功合成了一种表面具有环糊精结构的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可以与Cu2+,Fe3+和Hg2+产生较明显的荧光响应,但只有基于碳量子点与Cu2+构建的传感器可以识别天然氨基酸对映体。利用碳量子点与不同浓度的Cu2+构建了传感器阵列,实现了对所有天然氨基酸对映体的识别。此外,通过该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比例天然氨基酸对映体,不同浓度天然氨基酸的检测以及对模拟疾病检测的探索,证明了该传感器阵列在氨基酸对映体纯度检测和疾病检测等方面具有可开发利用的价值。
其他文献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代谢、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田土壤普遍缺钾,植烟土壤钾素利用率低,烟叶含钾量难以得到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根基战略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新时代
1.水稻黄绿叶突变体520ys的图位克隆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叶绿素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所以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我国相当数量框架结构建筑物正面临承载力下降及承载年限问题。既有框架结构已产生不同程度锈蚀,很难评估其耐久性,既有框架节点承载力下降导致的破坏易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危
随着煤炭工业和综采技术的高速发展,煤炭开采效率飞速提升,对于矿用输运设备的性能有了更高要求,阀控充液型液力偶合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重型刮板输送机的软启动中。本文以矿用大功率阀控充液型液力偶合器为研究对象,对多种工况下叶轮内流场的环流特性与转矩传递特性的变化规律、全充液工况下空化特性及额定速比下叶轮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达到提供一种可靠的叶轮机械特性预测方法、提升液力偶合器软启动的可
植物根系拉拔受力机理研究是认识根系固土力学机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生长期为3-4个月的紫花苜蓿和生长期为7-8个月的沙棘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根系形态调查、室内拉伸试验和拉拔试验来研究黄土区灌草植物固土护坡过程中根系拉拔受力与破坏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紫花苜蓿属于直根型植物,主根明显且粗长,侧根数多且细短。沙棘主根明显,并存在三级侧根,分形维数为1.39±0.05。其根系直径主要分布在0-1
本文以尚庄煤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质开采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对矿井以及地表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矿井的概况,矿井的位置与交通、地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可采煤层的特性,加上对地表移动下沉量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参考建筑物的采动损坏等级,分析了尚庄煤矿进行建下开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成果如下:(1)运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近年来,随着数据库中蛋白质序列越来越多,而常规的生物物理技术极其繁琐,昂贵且容易出错。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蛋
在玉米育种和生产过程中,株高(PH)和穗位高(EH)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在抗倒伏性状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分子水平对玉米PH和EH及其一般配合力(GCA)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植株光合效率,是保证水稻增产的关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可以将光能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转化为可以稳定存在于有机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