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铅/PET复合材料双原位法制备及形态调控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可穿戴辐射防护制品主要是橡胶材质,普遍存在射线防护功能单一、笨重及透气透湿性差等问题。随着核技术在能源、国防及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涉核人员会更多、涉核活动会更为频繁,迫切需求开发出辐射防护安全和穿戴舒适的辐射防护制品。聚酯纤维加工成的纺织面料具有透气透湿性,填充具有辐射防护功能的无机粒子的聚酯复合材料能潜在地实现辐射防护制品的辐射防护安全和穿戴舒适。因此,高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填料尺寸、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是熔融纺丝辐射防护纤维的关键。本文选择以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以及具有中子和γ射线共同防护功能的硼酸铅(PBO)为原料,双原位反应条件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原位聚合和PBO原位生长,尝试解决高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填料尺寸、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等问题。首先,为了证明双原位条件下PET能够原位聚合及PBO能够原位生长,分别制备了不同填充量的PBO/PET复合材料,并采用SEM、TEM、XRD、DSC、TG、端羧基含量和特性粘度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BO/PET复合材料中,PBO呈不规则二维片层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较PBO原料发生明显变化,表明PBO在PET中原位生长;复合材料的衍射峰增强,说明PBO对于PET的合成起着异相成核的作用,促进了PET的界面结晶。此外,PBO为20wt%时,对0.025e V中子吸收率达到55.5%,对105Ke Vγ射线屏蔽率为28.9%,复合材料的特性粘度为0.5d L/g,处于0.4-0.68 d L/g区间,而端羧基含量为22mol/t,在纺丝标准40 mol/t以内,说明通过双原位法成功制备了PBO/PET复合材料,实现了PBO的原位生长和PET的原位聚合。随后,为了调控高填充下PBO/PET复合材料中硼酸铅的粒径,在双原位制备过程中加入成核剂Si O2,分别制备了不同Si O2填充量的20wt%PBO/PET复合材料,并采用SEM、TEM、XRD、DSC、TG、特性粘度及端羧基含量等表征。结果表明:在引入成核剂Si O2以后,在PET中PBO以Si O2为晶核进行异相成核,使其形貌与粒径发生变化。同时,引入Si O2对硼酸铅/PET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以及基体PET的结晶度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此外,随着Si O2含量的增加,Si O2-PBO/PET复合材料的特性粘度均处于0.4-0.68 d L/g区间,端羧基含量均在纺丝标准40 mol/t以内,说明双原位法制备得到的PBO/PET复合材料仍具有可纺性。
其他文献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其成本低、放电容量高的突出特点成为高能量密度理想材料之一。然而,电压衰减快、结构稳定性差给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带来较大的困难,成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商业化最大的阻碍。而通过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这两种改性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缺陷。基于此,本文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e掺杂+Nb2O5包覆、Al Zr O3.5包覆的
学位
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热电材料由于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转换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通常,材料的热电性能以无量纲的热电优值(ZT=S~2σT/κ)来评价,其中S为Seebeck系数,σ为电导率,κ为热导率,T为热力学温度。ZT值越高,相应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也越大,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如何优化其ZT值上,然而影响ZT值的三个参数相互耦合在一起,这给相关
学位
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升高,已经导致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电催化还原CO2为CO既能解决CO2浓度过高问题,又能为许多反应提供原料,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过渡金属单原子锚定于氮掺杂碳基底(CN-M)由于高的原子利用率与独特的电子结构在CO2还原为CO领域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CN-M催化剂目前存在制备过程中金属原子易迁移形成团簇,制备工艺复杂,活性位点暴露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本
学位
针对核事故放射性废液中裂变产物(Sr)、镧系核素(La→Dy)和锕系核素(Am、Cm)分离效率低、二次废物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选用对锕系核素选择性高、载荷量大,且化学稳定性优异的水磷镧石(LaPO4·0.667H2O)作为沉淀-富集材料,系统研究了LaPO4·0.667H2O的制备技术、模拟锕系核素/裂变产物(Sr)在LaPO4·0.667H2O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固溶体的长期化学稳定性等关键科
学位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因其效率高、燃料范围广、对环境影响小,甚至没有影响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公共交通以及发电站等方面。以甲醇燃料电池为例,阳极以甲醇作为燃料,发生燃料氧化反应,阴极以氧气为氧化剂,发生氧气还原反应。在燃料电池电极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催化层,因此制备高活性、高稳定的催化剂至关重要。碳气凝胶作为一种多孔、轻质的块体碳材料,因其比表面积较高,孔结构丰富、导电率较高、耐酸抗
学位
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核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核污染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其中以铀(U(Ⅵ))为主的放射性核污染物往往存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中,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高效地去除水中的U(Ⅵ)成为了当今热点。在常用到的含U(Ⅵ)废水的处理技术中,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且吸附剂种类多、来源广泛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已有的吸附剂材料中,氧化镁具有
学位
N5负离子含能材料已成为含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新型N5负离子含能材料的基础原料,五唑金属盐的合成还存在分离纯化困难、成本高、产率低、难以放大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五唑金属盐合成工艺优化和放大,五唑金属盐分离纯化方法,以及五唑非金属盐合成等进行了研究。(1)五唑钠(4)合成工艺优化及放大以2,6-二甲基苯酚(1)为原料,通过偶氮或亚硝基还原法对4-氨-2,6-二甲基基苯酚(2)进行了合
学位
由于Al粉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被广泛用于复合含能材料体系中。然而,Al颗粒表面存在的完整钝化层(Al2O3)会降低其反应性,并使内部的Al核难以完全反应。为了提升铝的反应性,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一步”改性微米铝粉方法,用于制备改性铝(GLM-Al)。旨在通过破坏铝颗粒表面完整的Al2O3壳,从而促使铝核快速释放并参与反应。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液态金属改性铝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以25μ
学位
水汽分子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破坏着周围的建筑、金属材料、电极元件等,从而导致建筑开裂变形、金属锈蚀脆化、电器元件短路故障等。水汽分子对材料的腐蚀破坏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伤,对于基体的水汽防护处理已成为建筑、包装、电子甚至国防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聚脲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水防腐涂料,由于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和简便的制备工艺,已经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防护涂料。然而,相较于其它的防护涂料,聚脲涂层的水汽阻隔性并不
学位
核能是一种零碳排放的新型能源形式,其开发和利用都将无可避免地产生高放废物。然而,高放废物具有放射性强、生物毒性大等特点,因此,必须得到安全有效的固化处理。玻璃固化是目前唯一实现工程化应用的高放废物固化方式,但其存在对高放废物包容量低的问题。随着核事业的发展,未来产生的高放废物将越来越多,低包容量的玻璃固化方式无法满足高放废物的处理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对高放废物具有更高包容量的固化基材。本文针对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