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可表现为心悸、乏力、头晕、一过性黑朦、胸闷,重者可出现阿一斯氏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因多为各种心肌病变、老年退行性变、药物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等。治疗上西医:除纠正病因外,可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必要时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但阿托品可引起尿潴留、视物模糊、口干等副作用,异丙肾上腺素也因其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耗氧量,尤其对心肌梗死病人慎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中医:经过众多学者多年来的探索与研究,证实中医中药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上有显著疗效,并且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等优点。除此之外,各种传统疗法亦不断兴起,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药理研究表明其对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吴茱萸穴位敷贴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且其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目前广东省中医院心脏科已开展使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总结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求找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更有效更简便的治疗方法,造福患者。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30例治疗组与3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率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观察疗效。对照组给予心宝丸治疗,3粒,口服,tid。治疗组给予吴茱萸穴位敷贴内关、心俞,每日一贴。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症状,进行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试验期间,所有病例均停止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率结果,建立数据库,再将数据导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与心宝丸相似,其改善程度与水平和对照组治疗后相仿,无统计学差异;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总的心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心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改善患者心率情况、症状方面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心宝丸相仿。用吴茱萸穴位敷贴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经济投入较少的方法,易于为广大医家及患者所接受,有望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造福广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