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滑石粉(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分子式Mg3[Si4O10](OH)2)和SiC为发泡剂,以KNO3为发泡助剂,采用粉末烧结法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水中浮质用泡沫玻璃制品,并对泡沫玻璃的着色原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实验研究了滑石粉的添加量、SiC微粉的粒径、KNO3添加量、着色剂种类及添加量对泡沫玻璃的微观结构和各项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RD、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物相结构、微观形貌、抗压强度等进行表征,同时对样品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等进行了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以滑石粉为发泡剂,采用850°C的烧结温度,45 min的保温时间时,2wt%的添加量即可获得0.38 g/cm3的体积密度、84.8%的气孔率以及5.3%的吸水率,且抗压强度达到5.6 MPa。以0.5wt%SiC为发泡剂时,在925°C保温30 min的条件下,随着SiC粒径从10μm减小到2.5μm,制品的体积密度从0.34 g/cm3减至0.29 g/cm3,吸水率最大不超过3.4%,且抗压强度不小于1.56 MPa。添加KNO3作为SiC发泡的助泡剂时,在925°C烧结温度下,0.51wt%的KNO3添加量就可以使制品的体积密度从0.34 g/cm3减至0.29 g/cm3,能够实现在更低的烧结工艺下(如925°C保温30 min)获得比更高的烧结工艺(如950°C保温20 min)还优异的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试验还尝试了采用离子着色法制备彩色泡沫玻璃样品,揭示了玻璃基料、发泡剂、着色剂、烧结气氛等因素对泡沫玻璃显色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