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隐孢子虫毒力相关因子CaM和ATG8的表达与功能初步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属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idae)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的寄生性原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可造成免疫力低下及免疫功能障碍宿主严重的腹泻,甚至危及生命,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毒力因子在隐孢子虫的黏附、定植、侵袭以及逃避宿主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引起隐孢子虫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顶复门原虫众多的毒力因子中,钙调蛋白(calmodulin,Ca M)被认为是一种钙依赖的酶活性调节蛋白,对于顶复门原虫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虫体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Ca M可通过调节Ca2+信号协助虫体入侵。自噬相关蛋白8(autophagy associated protein 8,ATG8)是引起细胞自噬的重要蛋白,当虫体处于营养缺乏、药物刺激等压力条件下时,可通过启动自噬维持自身营养需要,对于顶复门原虫的生存也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关于Ca M和ATG8在C.parvum感染宿主机制中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在C.parvum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原核表达了C.parvum Ca M和ATG8重组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C.parvum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定性分析:对本研究中犊牛传代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亚型鉴定发现其为C.parvum IId A19G1亚型卵囊;对该卵囊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该隐孢子虫卵囊含有3805个基因,编码3805个蛋白,GO分析共富集到4431条信号通路,其中蛋白磷酸化、DNA结合等被显著富集,KEGG分析共富集到207条信号通路,其中多巴胺能神经突触、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等被显著富集;蛋白质定性分析发现该隐孢子虫卵囊含有675个蛋白,GO分析共富集到1136条信号通路,其中肽生物合成过程、结构分子活性等被显著富集,KEGG分析共富集到56条信号通路,其中RNA转运、丙氨酸代谢障碍等被显著富集;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定性分析共有蛋白248个,这些蛋白存在于丙酮酸代谢、RNA降解等信号通路中。(2)Ca M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步研究:对C.parvum卵囊转录组和蛋白质定性分析中共有的Ca M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其三级结构中存在两个手性结构域。对该Ca M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发现重组Ca M在上清液中表达,分子量为26 k Da,利用镍柱对重组Ca M进行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出Ca M中和抗体,其效价达到1:100000。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当C.parvum感染HCT-8细胞后6 h、8 h、12 h时,虫体中的Ca M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细胞的虫体卵囊,但在感染后24 h,Ca M表达水平开始上升,在36 h时表达水平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卵囊,随后开始下降,至48 h时其表达水平又显著低于卵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发现,Ca M主要定位于子孢子中部,感染细胞后主要分布于虫体细胞核周围;多抗血清中和试验发现,Ca M多抗血清在1:100稀释时对C.parvum入侵的最大中和效率达到30.69%,提示Ca M可能参与C.parvum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3)ATG8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步研究:对仅存在于C.parvum卵囊转录组中的ATG8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其三级结构为一松散的球状蛋白。对该ATG8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发现重组ATG8在包涵体中表达,分子量为14 k Da,利用镍柱对重组ATG8进行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家兔并制备出ATG8中和抗体,其效价达到1:100000。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发现,C.parvum在感染HCT-8细胞后虫体的ATG8表达水平逐步上升,12 h时表达水平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卵囊,随后开始下降,至24 h、36 h和48 h其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卵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发现,ATG8分布于子孢子的整个细胞质,感染细胞后主要分布于虫体细胞核周围;多抗血清中和试验发现,ATG8多抗血清在1:200稀释时对C.parvum入侵的最大的中和效率为8.24%。综上所述,本研究对C.parvum卵囊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Ca M和ATG8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蛋白的表达、定位和对虫体入侵的中和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Ca M在C.parvum卵囊感染后早期表达水平下降后期上升,而ATG8在感染后早期表达水平上升后期下降;Ca M主要分布于子孢子中部,而ATG8分布于子孢子整个细胞质,感染细胞后Ca M和ATG8均主要分布于虫体的细胞核周围;Ca M和ATG8多抗血清对于C.parvum入侵的最大中和效率分别为30.69%和8.24%。研究结果深化了钙调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对C.parvum感染影响的理解,为进一步阐明C.parvum的入侵机制和致病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隐孢子虫病疫苗设计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 virus,PEDV)是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成员,该病原主要引起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PED)。PED是养猪业常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患病猪出现严重腹泻,脱水,食欲降低,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本病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群,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性,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然而,本病的防控
学位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因具有给药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分布广泛等优点,目前已被兽医广泛应用。甲砜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作用,常用于治疗大动物、家禽及水产动物的呼吸道与肠道感染。甲砜霉素微溶于水,属于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将其制成纳米粒是增加溶解度、促进口服吸收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拟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制备甲砜霉素纳米粒(
学位
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分泌的蛋白质激素,长型瘦素受体(Long form of leptin receptor,Ob-Rb)是其功能性受体。leptin通过Ob-Rb介导发挥广泛生物学作用,包括调节动物摄食、维持机体能量稳态、参与免疫调节和调控动物生殖活动等。除白色脂肪组织外,leptin在睾丸、卵巢、胎盘和乳腺等组织器官中也有分布和表达。Ob-Rb除了在下丘脑广泛分布外
学位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PCV2引起机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其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PCV2 Cap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多种宿主蛋白互作进而调控病毒复制。前期研究发现,在PCV2感染的野生型PK-15细胞中,与Cap互作的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 1,NPM1)
学位
精子携带的RNA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子中包含的micro RNA(miRNA)和内源性小干扰RNA(si RNA)都是胚胎正常发育所必需的。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卵母细胞和精子的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了牛精源性miR-301a,并进行了精源性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发现SMAD5 m RNA 3’-UTR结合位点的保守性及其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较高。因此本研究以mi
学位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PPR所导致的高死亡率,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低氧、病原微生物感染、钙失衡等非稳态条件下
学位
卵裂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发育事件,尤其是受精后胚胎第一次卵裂的时间和方式对胚胎的发育潜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评价胚胎质量的重要依据。我们的前期的研究发现,精源性mi RNA-202可通过靶基因SEPT7调控HDAC6,提高受精后胚胎骨架蛋白α-tubulin的乙酰化水平,胚胎骨架稳定性增强,从而降低异常卵裂的发生。但是目前SEPT7调控HDAC6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为了完善SEPT7调
学位
心肌炎(Myocarditis)是心脏肌层的炎症,可由感染、药物、毒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心脏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局部或整体收缩障碍、心室硬化或传导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动物的生存质量。3’-核酸修复外切酶1(Three prime repair exonuclease 1,Trex1)作为哺乳动物体内一种主要的DNA 3’-5’特异性核酸外切酶,其突变或缺失与多种自
学位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性疾病,致使家猪死亡率高达100%,对全球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严重威胁。CD2v蛋白是ASFV重要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蛋白,是非洲猪瘟疫苗设计和免疫检测的靶蛋白之一。本研究在HEK293F细胞中实现重组CD2v蛋白的分泌性表达和糖基化修饰,以纯
学位
植物油是人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生物燃料的重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植物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提高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是增加油脂产量的有效途径。大豆和油菜作为我国两大主要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分别为20%和40%左右,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近年来,虽然关于大豆和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的遗传育种、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有较多报道,但是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解析两者种子含油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