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或异种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治愈后P.y17XL再攻击免疫应答的变化及其机制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WHO(2010)的报告显示,全球100多个国家存在疟疾流行,约有33亿人口生活在疟疾风险区,每年因罹患疟疾而死亡的人数高达近100万。为此,WHO等组织已将其列为三大优先防治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大多数疟疾流行区患者存在着两种或多种疟原虫混合感染现象,而且疟疾感染愈后再感染的发生也普遍存在。  疟疾与其他大多数感染性疾病一样,需要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对其控制和消除。关于红内期疟原虫感染的免疫机制,无论人体试验和鼠疟模型研究结果均已证实:CD4+T细胞在抵抗红内期疟原虫感染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早期,以IFN-γ分泌增加为主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遏制疟原虫的爆发性增殖,随之,由Th2型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能够有效地清除疟原虫,并防止复发和再燃。由此表明:抗疟保护性免疫有赖于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和协调过渡。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Th细胞应答形式、强度和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DCs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能够分泌IFN-γ的CD4+Th1细胞、分泌IL-4的CD4+Th2细胞或分泌IL-10的调节性T细胞。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间日疟感染有助于减轻恶性疟感染的严重性;对三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的患者进行抗疟治疗,可引起恶性疟的配子体增加;鼠疟模型初次混合感染研究也显示,两种不同种或株疟原虫混合感染时,可互相影响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这些结果表明,疟原虫混合感染可以影响疟疾的自然病程和结局。疟疾更易于攻击儿童和新迁入流行区的人群,而流行区老年人群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这提示,反复暴露疟原虫的个体可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进而控制原虫血症水平并防止重症疟疾的发生。  有限的研究显示,不同种或不同株疟原虫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抗原,对疟原虫的再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目前,疟疾感染尤其是混合感染后再次感染中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及免疫记忆如何发挥效应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深入探讨疟疾混合感染对再感染的影响机制,不仅能够揭示疟疾流行区疟原虫相互干预的免疫特点,而且可为疟疾疫苗开发及抗疟新药的研制提供必需的前提依据。  本研究拟建立不同虫株混合感染鼠疟模型,动态、系统观察不同虫株混合感染治愈后对异种虫株再感染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对比分析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特点,旨在揭示疟原虫虫株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期为疟疾流行区新的防控策略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及模型构建  (1)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别经腹腔接种1×106个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pRBC):  组1:P.y17XL  组2:P.b ANKA  组3:P.ch AS  组4:P.vinckei(Pv)  组5:P.y17XNL  组6:P.b ANKA+P.ch AS+P.v  组7:P.b ANKA+P.ch AS+P.v+P.y17XNL  (2)小鼠初次感染后3天,经口给予青蒿琥脂片60mg/Kg体重,氯喹(90mg/Kg体重,1次/d,连续3d。小鼠治愈,镜检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pRBC)阴性。初次感染后35天,组2~7再分别接种1×106 pRBC(P.y17XL)。组1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上述各组小鼠于感染后2天开始经尾静脉采血,制备薄血膜,Giemsa染色,镜检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部分小鼠未治疗用以观察存活率。  2、脾细胞培养  无菌取出感染前(0d)和感染后第3d、5d小鼠脾脏,常规方法制备脾细胞悬液,用0.17mol/L NH4C1裂解红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FCS)的RPMI1640调整脾细胞终浓度为1×107/ml。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500μl脾细胞悬液于37℃,5% CO2条件下培养48 h。收集培养上清,-80℃保存,待细胞因子检测。  3、流式细胞仪分析  预先加入FcγⅢ/Ⅱ封闭抗体的流式细胞仪专用染色管中加入脾细胞悬液0.1ml,分别加入抗-CD11 c-FITC、抗-CD11b-PE或抗-CD45R/B220-PerCP单抗进行表面染色;或加入抗-CD4-FITC、抗-CD69-PE单抗进行双色分析;或加入抗-F4/80-FITC单抗进行分析。所有样品离心去上清后,用0.5ml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细胞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染色样品先用抗CD4-FITC和抗CD25-PE单抗进行表面染色,固定透膜后,用抗Foxp3-APC单抗进行胞内染色,用含1% FCS的PBS洗涤两次并悬浮于500μlPBS中,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USA)进行检测。  利用流式细胞仪,激发波长为488nm,每个样品分析20,000个细胞,使用前向散射角(FSC)及侧向散射角(SSC)确定目的细胞群,以阴性对照为参考,将对照管所示的非特异荧光的99%以上作为本底扣除,以二维点阵图显示,分别记录CD11c+CD11b+DCs、CD11c+CD45R/B220+DCs、CD4+CD69+T及F4/80细胞的百分比。以前向和侧向散射角确定淋巴细胞群,CD4+T细胞画门,分析计算CD4+T细胞群内Tregs的百分率。  4、IFN-γ,TNF-α,IL-10和NO水平检测  用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IL-10的分泌水平。酶标仪测定450nm处OD值。实验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以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应用SoftMax Pro4.3.1Ls软件分析,计算细胞因子含量(pg/ml)。  Griess方法检测经培养48h脾细胞上清中NO2-水平。计算其含量(μM)。  5、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感染的BALB/c小鼠血液(原虫血症约达30%)通过灭菌纤维素CF11除去白细胞,用PBS稀释感染血液至10%压积,经45%Percoll(V/V)分离、收集P.y17XL感染红细胞,要求WBC≤5个/10油镜视野,感染率≥60%。感染血样经皂甙裂解、-80℃冷冻30min,40℃水浴解冻,反复冻融3次,PBS洗3次,P17XL颗粒抗原冰浴条件下超声处理,设置电压450V,共超声粉碎15次,每次20s,每次间隔90s,离心,上清即为P.y17XL可溶性抗原,经核酸蛋白分析仪测蛋白质含量,制备约氏疟原虫P.y17XL抗原(10μg/mL)包被酶标板,100μL/孔,4℃过夜,5%FCS封闭1h,洗涤后加入1∶200稀释的抗血清,37℃2 h。洗涤后加入HRP-羊抗鼠IgG或IgG1、IgG2a(1∶500)100μL/孔,37℃1h,洗涤。加OPD-H2O2底物显色15 min,2 mol/LH2SO4终止反应。酶标仪检测492 nm处OD值。  6、被动转移鼠模型  正常BALB/c小鼠经腹腔感染1×106 P.y17XL pRBC后第3~5d,各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0.6ml/只·天免疫血清,对照组注射等量正常血清,然后观察其虫体血症水平和生存率。  7、SDS-PAGE电泳  参照Laemmli方法,样品蛋白上样量为48μg/泳道,转印后取下NC膜,用丽春红S染色10min,适度洗膜,用pH7.5的5%脱脂奶粉-TBS封闭,一抗按1∶40免疫血清分别进行反应,二抗相应为1∶1000稀释的HRP标记羊抗鼠IgG,DAB显色,用扫描仪扫描后保存结果。  8、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标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组内和组间均值差异。P<0.05为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  1、各种疟原虫MSP1和P25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  应用MEGA4.1软件,将有性阶段动合子表面蛋白25(P25)及无性阶段裂殖子主要表面蛋白1(MSP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绘制出4种疟原虫MSP1和P25遗传进化关系图(即系统发育进化树)。  MSP1蛋白进化树显示,约氏疟原虫(XP726257.1)和伯氏疟原虫(AAF13063.1)更为接近,聚为一个分支,聚类后才与夏氏疟原虫(AAA29499.1)聚类。P25蛋白进化树显示,约氏疟原虫(XP725098)和伯氏疟原虫(XP675324)有最高的同源性,共聚于一个分支下,二者聚类后,与夏氏疟原虫(XP745027)聚为一个分支;相比之下,上述3种疟原虫与文[可]氏鼠疟原虫(AAG27290)遗传同源性较远,经4次聚类后聚为同一分支。  2、不同虫种疟原虫感染后的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  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3d,其外周血中开始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随后,原虫血症水平迅速持续升高,感染后第5d达峰值时(约60%左右)小鼠开始出现死亡,并于感染后第7d全部死亡。  小鼠感染P.b ANKA、P.ch AS、P.v及P.y17XNL后第4d,外周血中均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此后,红细胞感染率呈不同程度升高,P.ch AS于感染后第9d达到峰值水平,约44%,然后逐渐下降,至第21d虫血症完全消失,小鼠全部存活;P.v于感染后第9d虫血症水平达到峰值约55%,小鼠于感染后第7d开始至第9d小鼠全部死亡; P.b ANKA感染组的原虫血症水平逐渐上升,于感染后第21d达峰值约78%,小鼠于感染后第15d开始出现死亡,至感染后21d全部死亡;P.y17XNL感染后原虫血症水平缓慢上升,感染后第11d达峰值约16%,随后缓慢下降,至第20d原虫血症消失,小鼠全部存活。  3、同种或异种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治愈后P.y17XL再攻击的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  小鼠经同种或异种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治愈后,用P.y17XL再攻击,感染后第3d起外周血中开始出现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随后红细胞感染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ch AS、P.v单独虫株及P.bANKA+P.chAS+P.v混合感染治愈的小鼠再感染P.y17XL的小鼠原虫血症水平较初次感染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升高延迟,但最终全部死亡;P.bANKA感染治愈小鼠在P.y17XL再攻击时,小鼠几乎不受P.y17XL的感染,大部分存活; P.y17XNL单一虫种感染治愈后以及P.bANKA+P.chAS+P.v+P.y17XNL混合虫种感染治愈后小鼠再给予P.y17XL攻击时,小鼠小鼠也同样不受P.y17XL的感染,全部存活。  4、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治愈后小鼠脾脏DCs亚群的百分率  与感染前相比,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脾脏CD11c+CD11b+DCs及CD11c+CD45R/B220+DCs数量均逐渐增加,感染后第3d即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组2~组7小鼠经单一或混合虫种分别感染并治愈后,脾脏CD11c+CD11b+DCs及CD11c+CD45R/B220+DCs数量在再感染后第3~5d未见明显增加趋势,各组感染治愈小鼠在再感染后第3~5d,CD11c+CD11b+DCs、 CD11c+CD45R/B220+DCs数量即显著低于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  5、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治愈后小鼠脾脏CD4+CD69+T细胞数量  与感染前相比,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脾脏CD4+CD69+T细胞数量逐渐增加,感染后第3d即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经单一或混合虫种感染治愈后的小鼠在经历P.y17XL再次攻击后第3~5d,CD4+CD69+T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  6、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治愈后小鼠脾脏F4/80细胞数量  与感染前相比,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中F4/80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于感染后第3d出现明显升高。经单一或混合虫种感染治愈后的各组小鼠在经历P.y17XL再次攻击后第3~5d, F4/80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  7、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治愈后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  与感染前相比,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逐渐增加,感染后第3~5d均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经单一或混合虫种感染治愈后的小鼠在经历P.y17XL再次攻击后第3~5d,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  8、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治愈后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IL-10及NO水平  与感染前相比,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NO及IL-10水平显著增加,感染后第3d即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第5d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感染前水平。经单一或混合虫种感染治愈后的各组小鼠在经历P.y17XL再次攻击后第3~5d,IFN-γ、TNF-α、NO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初次感染P.y17XL的BALB/c小鼠。  9、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治愈后小鼠血清Py17XL特异性IgG抗体及IgG1、IgG2a亚类检测  与初次感染P.y17XL的小鼠相比,各感染治愈组小鼠血清在P.y17XL再攻击后均可与P.y17XL全虫抗原反应,特异性IgG抗体及其亚类IgG1、IgG2a的抗体滴度明显升高。  10、单一虫种与混合虫种疟原虫感染小鼠血清与P.y17XL抗原反应结果  分别用正常血清、P.y17XL、P.b ANKA、P.ch AS、P.v、 P.y17XNL、P.bANKA+P.chAS+P.v及PbANKA+P.chAS+P.v+P.y17XNL感染小鼠血清与P.y17XL全虫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反应,各组均能识别不同分子量的抗原。其中40kDa的Py17XL抗原能被除P.v感染组小鼠外的其余各感染组小鼠血清特异性识别。40kDa的阳性条带灰度值在P.y17XL感染组最高,P.y17XNL感染组次之。  11、BALB/c小鼠被动转移免疫血清后感染P.y17XL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  被动转移正常血清后,BALB/c小鼠在感染P.y17XL时的原虫血症水平上升较为平缓,生存期有所延长,小鼠于感染后13~14d全部死亡。  与被动转移正常血清相比,被动转移P.b ANKA、P.ch AS、P.v单一或混合感染治愈鼠血清后,BALB/c小鼠在感染P.y17XL后原虫血症水平上升趋势有不同程度延缓及生存率延长,但无显著变化。小鼠于感染后第14~17d全部死亡。  被动转移P.y17XNL感染治愈鼠的血清后,BALB/c小鼠在感染P.y17XL后前7d外周血几乎未见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第8d开始原虫血症水平逐渐缓慢上升,直到感染后第10d,原虫血症水平均明显低于经正常血清转移的小鼠。  结论:  1.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小鼠对同/异种株疟原虫再感染具有程度不一的抵抗力;  2.与P.y17XL初次感染相比,同种或异种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后P.y17XL再攻击小鼠,其免疫细胞分化和活化程度及相关免疫分子产生水平明显下降;  3.针对P.y17XL再感染,P.y17XNL单一或与异种疟原虫混合感染治愈后产生的IgG,尤其是其IgG1特异性抗体发挥关键的保护性免疫效应。
其他文献
司马云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其为学术,以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著述大道哲学,推本于天,反诚于性,以经大经,以立大本。著有三卷《文化价值哲学》(《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另外著有《文化社会学》《文艺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红楼梦与晚明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机体对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的共有病理变化。氧化应激是肝纤维化的重要发病机制。核转录相关因子(NF-E2-related factor2,Nrf2)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探讨舌癌中E-钙粘附素、α-连接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结论:E-钙粘附素、α-连接素和β-连接素在舌癌中的异常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三项指标可为一整体联保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K)表达的意义及与幽门螺杆菌及其L型感染的相互关系。  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0例胃癌、50例对应癌旁及30例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行Delta椎间孔镜术的L4-5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以及认知功能等各指标,用Ramsay与VAS评分来观察镇静、镇痛效果,全面的、定量的评价
不育系协青早A在生产中常发生变异,如果再混入其它杂株就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几年来,我市一直坚持协青早A的繁殖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得到广大制种户的肯定。这关键是我们抓住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教师检查自身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反馈手段,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数
运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Elisa及图象分析处理技术,对人体心脏标本心肌细胞贩VEGFmRNA及VEGF蛋白表达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将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结果经图像分析与统计
该课题是建立在该室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通过免疫筛选的方法克隆的小鼠早期T细胞发育相关基因RS21-C6及其编码蛋白特性和在早期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并克隆和表达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