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米是世界三大谷物品种之一,也是全球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作物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亚洲大米主产国稻米生产政策和出口政策的调整,大米贸易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国和越南都是大米主产国,在国际大米贸易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越两国大米出口的影响因素有何不同?厘清这个问题对提升两国的大米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探讨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和越南大米出口的影响因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评估了中国和越南大米出口绩效,主要结论有: 中国大米出口的影响因素中,除了距离之外,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收入、汇率、生产和价格在内的其他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出口总额显著相关。此外,中国大米出口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出口国的因素,而不是进口国的因素。越南大米出口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收入、汇率、生产和价格等因素对越南大米出口产生影响。由于中国和越南的地理位置接近,气候和目标市场的相似导致两国大米出口的影响因素有较大相似性。 在第一个周期(2000-2008年),结构效应在影响越南和中国大米的出口增长上非常显著。而在第二周期(2008-2014),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增长效应在影响越南和中国大米的出口增长上非常显著。两国的大米出口量在目标市场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中国的大米对菲律宾、新加坡、非洲和中东市场的出口已受到了来自越南的高度竞争。此外,竞争力指数表明,在第一个周期(2000-2008年)中国对目标市场的大米出口增长强于越南,但在第二期(2008-2014年)越南对目标市场的大米出口增长强于中国,中国大米出口年度间波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