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控制权安排及控制权效率改进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控制权,就是对企业资产及经营决策、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的权力,区别于股权和所有权。它的安排及其对效率的影响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前人的研究成果相互矛盾,而且不能从动态的角度考虑问题。本文以控制权效率为核心,对不同企业的控制权安排、不同控制权情形下控制权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现代企业控制权效率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表述如下。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讨论企业控制权安排及寻找控制权效率提高机制的理论前提。古典企业和现代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古典企业以股东所有为前提,股东同时成为委托人和控制人。而现代公司则基于公司法的法人财产所有制原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成为所有者和委托人,董事会和监事会则成为法律上的控制和监督代理人。尽管存在委托代理形式上的规制,企业控制权在具体成员上的安排仍然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和变动结果。为了探究控制权的安排机理,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对企业控制权安排的影响因素及其安排过程进行分析。控制权安排受到市场竞争的效率要求和企业成员之间的利益追逐行为的影响。控制权、监督权及剩余索取权并存于企业中,因而控制权的安排过程事实上是控制权、监督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离与统一,以及这些权力在成员之间转移的过程。模型分为二人、三人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控制权、监督权安排的决定因素和均衡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权应该安排给最具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员,监督权则应该安排给能够而且愿意支付监督成本并且对其他成员监督效力最高的成员。在没有监督权的情况下,控制权本身不具有改变剩余分配的权力,而监督权本身则伴随着额外剩余的索取权,监督者有权力获得剩余。在企业生产团队内部,监督权和控制权的对称分布是有效率的。当企业存在只提供资金而不参与生产的外部人时,权力的对称分布可能导致控制人过分寻租的行为,这时需要让积极的外部人充当监督者。因此,当企业利益相关者较多时,监督权和控制权不对称分布是有效率的。层级监督模型证明,在大规模的企业中,权力的分级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模型的结果解释了权力统一与分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不同的权力结构导致了不同企业的控制权效率影响因素不同。古典企业控制权效率主要受到企业家能力的制约。现代公司在三权分离的层级权力结构下,控制权效率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五大方面:控制人的行为倾向、监督效率、市场竞争、激励契约和控制人能力。前四个方面反映了权力结构中的控制权代理成本,后一个因素则反映了控制权安排对于价值创造的贡献。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控制人能力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则性可以保证广义线性系统有唯一解,为了确保广义线性系统在输出反馈下闭环系统的正则性,用类秩理论给出了闭环系统正则化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分析了定心上摆式递纸机构的运动过程,选择5次多项式曲线设计递纸牙运动规律,采用矢量分析法反推出驱动递纸机构的凸轮从动杆的运动规律,进而得到凸轮的廓线.编制出计算机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