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发生率极高,但是关于帕金森病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却不清楚。既往的研究提示有广泛的大脑皮质参与这个机制。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可以反应自发性脑功能活动,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希望探索到帕金森病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病人在某些脑区或某个特定的大脑环路是否存在异常活动。方法本研究纳入了38位帕金森病人和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20位正常对照者。将PD分为两个组,即帕金森病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组(PD with RBD PDR组,n=19)和帕金森病不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组(PD with no RBD NPDR组,n=19)。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两种方法,即区域一致性分析(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功能连接分析(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方法,先比较三组的ReHo差异,然后再分别以有差异的脑区为种子点,对全脑做功能连接,对上述所有纳入者进行脑功能活动的分析。结果与NPDR组对照发现,PDR组在左侧小脑、右侧中枕叶、左侧中颞叶的ReHo明显升高,而在左侧中额叶明显降低。在以上述四个区域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中,发现PDR组的左侧小脑和双侧枕叶、颞叶、辅助运动区的功能连接明显增强,右侧中枕叶与双侧小脑也明显增强,而左侧中额叶与双侧尾状核却明显降低。结论在PD患者中,RBD的发生可能与小脑-视觉-运动皮质环路的异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