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严重PVR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B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临床特点,比较玻璃体手术和巩膜环扎术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两年间PVR B级RRD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玻璃体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组和巩膜环扎术(Sclcral buckling,SB)组。以一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最终解剖复位率、术后视力及术后并发症为重要观察指标。   结果:PPV组共241眼,SB组共134眼。术后第1、3、6、12、15月一次手术解剖复位PPV组分别为229(95.0%)、227(94.2%)、223(92.5%)、221(91.7%)、220(91.3%)眼;SB组分别为130(97.0%)、129(96_3%)、129(96.3%)、129(96.3%)、129(96.3%)眼。各随访点两组的一次手术解剖复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最终解剖复位率PPV组238(98.8%)眼,SB组133(99.3%)眼,两组无显著差异(p=0.652)。   术后视力:术前黄斑脱离患者中,PPV组提高153(86.9%)眼,不变12(6.8%)眼,下降11(6.3%)眼;SB组提高56(83.6%)眼,不变7(10.4%)眼,下降4(6.0%)眼。术前黄斑在位患者中,PPV组术后视力提高27(41.5%)眼,不变20(30.8%)眼,下降18(27.7%)眼;SB组术后视力提高34(50.7%)眼,不变28(41.8%)眼,下降5(7.5%)眼。去除黄斑因素的影响,两组视力变化无显著差异(P=0.682)。   术后并发症情况,PPV组:一过性高眼压80(33.2%)眼,前房积血4(1.2%)眼,并发性白内障98(43.8%)眼,脉络膜脱离1(0.3%)眼。SB组:术后一过性高眼压7(5.2%)眼,白内障2(1.5%)眼,环扎带排异反应1(0.7%)眼。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和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PPV组明显高于SB组(p<0.0001)。   结论:PPV和SB术后一次解剖复位率、最终解剖复位率和视力变化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年龄、病程(三个月内)、术前屈光状态、裂孔数目、视网膜脱离范围、术前黄斑状态不是一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的影响因素。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术前视力、术前黄斑状态和年龄。PPV和SB术后并发症类型不同,PPV组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和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比SB组高。
其他文献
癫痫持续状态(SE)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危急重症,随着SE持续时间不断延长,可逐渐发展成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导致一系列的机体损伤甚至死亡,即使是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神
研究目的1.探索检出FCD的最佳MRI扫描方案和不同病理类型FCD的MRI表现。2.探讨FCD的MRI阳性组与阴性组、脑内分布以及双重病理组与单纯FCD组手术疗效的差异。材料及方法1.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第一部分Calsyntenin在癫痫大鼠脑中差异表达研究目的:本实验以氯化锂-匹鲁卡品点燃的慢性癫痫大鼠为实验模型。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有关指标(calsynten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