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文学必不可少。当下体育强国建设有着更多的价值诉求,而体育文学所具有的价值,正好与体育强国建设价值诉求相契合。因此,通过研究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诉求和当前体育文学的价值表达,进而探究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为我国体育文学发展提供思路,从而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当前体育强国背景,以促进体育强国建设为主要研究目标,对体育强国和我国体育文学进行探究,总结当前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诉求,归纳我国体育文学的价值表达,分析得出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为当前我国体育文学发展提供思路,进而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首次提出“体育强国”,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1972年2月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至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二时期是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6月红山口会议;第三时期是从1992年6月红山口会议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第四时期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至今。梳理每一时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发现各时期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不同,其价值诉求也不同。第一时期主要围绕竞技体育开展,其价值诉求是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对于竞技体育价值的诉求;第二时期的体育强国建设仍围绕竞技体育开展,但竞技体育的失利使得体育强国建设价值诉求转变成对竞技体育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反思诉求;第三时期的体育强国建设以“改革”为关键词,主要围绕体育各项事业的改革开展,其价值诉求包括对体育改革、大众体育、奥运梦的价值诉求;第四时期的体育强国建设注重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性,涉及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科技等方面,其价值诉求也更加多元。2.我国体育文学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发展与繁荣期(1978年至1984年);第二时期是转型与探索期(1985年至1998年);第三时期是回归与多元期(1999年至2008年);第四时期是边缘化时期(2008年至今)。发展与繁荣期主要以“冠军文学”为主,通过刻画体育英雄的拼搏历程,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唤起全民的竞技体育热情。转型与探索期主要以“问题文学”为主,通过客观审视,对我国体育发展进行反思和批判。回归与多元期的体育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价值表达也更加多元。边缘化时期的体育文学在其他各项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逐渐边缘化。3.通过逻辑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诉求与我国体育文学价值表达相契合,体育强国实践给体育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体育文学作品又进一步影响体育强国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价值契合。4.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判断体育文学价值取向的依据包括: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坚持以习近平体育思想为指导,把握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握体育文学的思想与价值。当前,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包括:传递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体育文学的审美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