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期以来,与快速扩大的贸易规模相伴随的,是中国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世界贸易暂时陷入停顿,但中国对外贸易随即以出口的快速增加和进口的缓慢恢复为特点,达到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最高峰,贸易逆差大为缩小。中国对外贸易的这以变化,主要是因为战争这一新的因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也改变了中国的贸易形势,西方控制的暂时放松和世界市场的大量需求,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传统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后,战争催发了大量因新的世界需求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出口商品贸易,金属、矿产和各种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即使是已经不断衰落的丝类贸易也减缓了其继续下降的趋势。市场的需要和物价的高涨又促进了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机器和原料品在进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变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虽然受困于不断上升的进口物价,但已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艰难而可贵的一步。而且当战争的因素消退以后,除了极个别与战争直接相关的出口商品备受打击外,贸易结构的演变并未戛然而止。 总之,一战期间的对外贸易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主要体现为贸易内容的调整。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虽然并未完全改变,但战争大大加快了这一改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