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穿戴贴合人体轮廓、动力输出适应人体运动特征的性质称为人机相容特性。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使其能够穿戴在人体下肢,增强运动灵活性,提高穿戴舒适性,具有较好人机相容性。穿戴者在平地及台阶行走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与伸展提供柔性助力,缓解穿戴者关节载荷,提升运动效能。本文的主要内容:(1)进行人体在复杂地形的行走试验,获得人体在复杂地形的行走特性。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穿戴贴合人体轮廓、动力输出适应人体运动特征的性质称为人机相容特性。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使其能够穿戴在人体下肢,增强运动灵活性,提高穿戴舒适性,具有较好人机相容性。穿戴者在平地及台阶行走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与伸展提供柔性助力,缓解穿戴者关节载荷,提升运动效能。本文的主要内容:(1)进行人体在复杂地形的行走试验,获得人体在复杂地形的行走特性。平地运动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21.74°、52.38°,最大伸展角度分别为13.71°、1.16°,外股四头肌肉力最大值49N。台阶地形运动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34.61°、79.02°,上台阶时,内股四头肌肉力最大值90N,下台阶时,腘绳肌肉力最大值35N。上斜坡时,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为17.82°,下斜坡时,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为3.42°,腘绳肌肉力与臀大肌肉力最大值分别为36N、53N。(2)基于人机相容特性,提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3种设计方案,通过求解形态学矩阵,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绘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图,通过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具体结构,完成驱动模块的选型,设计相关附件。(3)基于人机协同控制策略,建立一种新型信号判断模式。针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结构,设计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流程,根据平地及台阶地形的运动特性,建立不同运动地形的判断准则。(4)利用UG软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平地运动时,穿戴者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角速度范围分别为-1.72~2.48rad/s、-5.42~5.13rad/s;台阶运动时,穿戴者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力矩范围分别为-5.46~5.52N·m、-14.62~5.03N·m。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平地运动时,穿戴者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网状结构最大应力分别为0.03MPa、0.008MPa;台阶运动时,穿戴者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网状结构最大应力分别为0.035MPa、0.078MPa。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的近似误差均小于1%,说明穿戴者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具有较好的人机相容性。研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人机相容特性,可以提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设计水平,增强穿戴舒适性,提高运动灵活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品牌联盟(Brand alliance)实际上是将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品牌进行组合,通过组织间持续协作实现联盟组织的绩效。品牌联盟已成为营销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战略方针之一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和通信设备的迅猛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基于位置服务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移动用户的个人隐私泄露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明显,但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体系对处理社会生态的有关问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国外先进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方法,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环境治理体系。本篇翻译报告的原文摘自 Karl Bruckmeier 的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ocial-
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热点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情感识别研究目的在于让机器更赋予人性化,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趋于智能化、简单化,能够构
吉利汽车企业遵循“造最环保汽车”的理念,在新车有害气味降低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让在研车型新车空气质量都能够达到6.5级的行业标杆,并且把新车有害气味对用户的伤害
目前,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以光作为传输信息载体的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然而传统的光电器件在性能和尺寸方面都不能满足人们现在的要求。表面等离子激元作为一种沿着金属和
In GaN是重要的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的制作,并对发展新一代的太阳能光伏器件具有独特的应用前景。研究离子束的辐照损伤效应对于离子注入技术在In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WMSN)是一种分布式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网络铺设灵活、传输数据种类多、网络构建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该网络常被应
背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联合全乳腺放疗是早期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模式之一。既往临床研究证实,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联合放疗其疗效与乳腺癌根治术相当,并且保留乳房生理外形的完整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保乳术后的常规放疗时间相对较长,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导致部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全乳腺大分割放疗通过增加分次剂量,减少分割次数,在保持总放疗生物有效剂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缩短了放疗时间。有
胶原基水凝胶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被广泛的运用于细胞培养、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等各个方面。但胶原基水凝胶同时存在功能性单一、机械性能低和耐酶降解性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胶原基水凝胶的性能,以现有水凝胶构建理论为基础,基于胶原凝胶化,系统的研究了植酸共混、琥珀酸酐接枝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胶原掺杂共混等方式对胶原凝胶化动力学行为及凝胶化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