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碳载型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rai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人们对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转换和储存装置的需求不断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和锌空气电池(Zn-air)由于其安全无污染,且能量密度高等诸多优点近几年来被广泛关注。然而,不管是PEMFCs还是Zn-air电池,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缓慢的电化学过程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目前,市场上被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为铂基催化剂,但由于其高昂的成本和易被反应中间物占据活性位点而失活的特性影响了其规模应用。本论文在总结近年ORR电催化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型催化剂,并对其微观结构和ORR性能做了探索性研究,总结如下:1.高催化活性Co-N-C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电催化氧还原中的应用本工作首次报道了利用对苯二胺和硝酸钴合成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由此通过高温碳化处理制备了一种金属钴纳米颗粒负载在高石墨化程度的多孔碳上。并探讨了制备温度对材料催化活性的影响。由于该配合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碳化过程中同时可以掺杂一定量的氮。利用酸洗除去大尺寸的金属钴颗粒,材料的催化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探讨了酸洗过程对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催化活性位点为Co-N-C结构。并将催化剂应用在Zn-air电池中,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2.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合成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镉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并由此可在较低的温度下(400℃)制备多孔的碳材料。同时,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在合成的过程中引入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铁离子,探究了不同的镉离子与铁离子的加入摩尔比例对所制备的配合物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对形成的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碳化温度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由于在制备材料中使用的有机配体为对苯二胺,含有丰富的氨基基团,在碳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定量的氮。通过优化后得到了3-5 nm的铁纳米颗粒均匀的负载在多孔的,超薄的氮掺杂二维类石墨烯结构的碳材料上,由此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同时将其应用在Zn-air电池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3.不同掺杂方式对碳负载型Mn基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影响催化剂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活性位点的种类以及含量。本工作在总结上一个工作的基础上,在制备镉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过程中引入Mn2+离子,制备了镉锰双金属有机配合物。将所制备的配合物在Ar、H2/Ar混合气、NH3等不同的气氛条件下碳化处理得到了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位点的催化剂,但同时又都是含有3-5 nm的Mn基纳米颗粒均匀的负载在多孔的碳材料上。由XPS的证明在NH3条件下具有Mn-Nx结构的活性位点。进一步应用在氧还原中对比不同的活性位点之间性能的差异,发现NH3条件下的催化剂性能要远远高于在H2条件下,即在碱性测试环境中Mn-Nx的活性位点更具有与氧气结合反应的能力。将三种催化材料应用在Zn-air电池中,同样表现出了与ORR测试结果相符合,进一步证明了Mn-Nx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下的强度较静力荷载下的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国内外现有的试验资料,我国最新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1247-2018)》中规定:“混凝土动态强度的标准值可较其静态标准值提高20%”。试验表明,黏性是影响动力荷载混凝土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黏性的影响机理目前并不明确,同时在混凝土材料试验和结构动力设计中,惯性和阻尼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直接将动力试验中的材料强度试验
钨酸锌(ZnW04)是单斜相、钨锰铁矿结构的n型半导体,具有[Zn06]和[W06]共同构成层状结构,且ZnWO4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但ZnW04仍然具有光谱响应范围有限以及光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各行业使用的设备逐渐复杂化,如何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成为了一项时代难题。TPM(全员生产维护)作为一种优良的设备管理技术与手
LWM气藏属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然而,随着气藏开发的深入,地质及开发特征认识的逐步深入,水侵对气藏开发的危害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气藏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气藏低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金属镍(Ni)在自然界丰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析氢反应催化活性,但是镍表面过于活泼,不利于H2从金属表面解吸。实验证明金属Ni与非金
水力旋流器主要作用包括分离固相、澄清、浓缩、分级等,在石油的开采、炼化方面,旋流器还运用在钻井液的除砂除泥、油水分离、焦化油品的杂质分离等方面。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关于旋流器结构设计和作业时操作参数的分析,关于钻井液的流体性质对旋流场运动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复杂井况时所采用的非牛顿型钻井液,为此,本文分别采用三种非牛顿型流体为介质,主要研究了幂律流体、赫-巴流体、四参数流体在流变参数
随着经济的繁荣、能源需求增加,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无论政府还是群众都越来越重视新型绿色能源。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诸多优点(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被大规模应用,这势必会导致锂资源紧缺。近年来,研究者开始致力于钠离子电池(SIBs)、钾离子电池(KIBs)的探索,但KIBs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研制适用于SIBs、KIBs的高性能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
本论文概括了二碘化钐和零价稀土金属镱促进的肟醚分子内环化合成亚胺化合物的应用研究。1.二碘化钐介导的γ-溴代肟醚和γ,δ-不饱和肟醚形成环状亚胺化合物的研究。环状亚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多种天然产物的中心结构,也是众多药物分子的重要骨架。因此,一直以来,化学家们都在积极探索它的合成方法。本文探究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合成这类化合物。相比较其他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
铜硫族纳米探针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纳米医学领域,比如光声成像、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化学动力学治疗。然而,铜硫族纳米探针的药代动力学、体内分解过程以及释放铜离子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而这些性质对它们的临床转化至关重要。铜离子作为一种生物体内必要的微量元素,它的失衡与各种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炎症、神经类疾病、癌症以及金属代谢类疾病。体内过量的铜离子通过Haber-Weiss循环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医疗诊断、机器人制造、电子皮肤等应用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器件构造简单、动态响应性能好等优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新型二维材料在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特性上展示出的极大的优势,正在成为带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使用二维材料作为新型敏感元件材料,极有可能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取得重大的进展,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黑磷烯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