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良能诗歌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ce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喻良能为南宋中兴诗坛诗人,与王十朋是同榜进士,和杨万里为同辈友人。从诗集中可知其与王十朋、杨万里、赵蕃等多有酬唱,与陆游也有交游。同时代诗坛名家对其诗风评价较高,元代著名评论家吴莱及四库馆臣对其评价甚好。喻良能诗集《香山集》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佚而成,流传至今十六卷,存诗867首,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香山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充分展示了其才学、思想及文学成就。喻良能为人豁达豪迈,关心民生,追求清旷、忠义、高洁品性,为人、从政、为文都有很高名望。其作诗主张江山为助,旁搜广涉,大气磅礴,汇纳万状、包揽无遗。诗歌内容充分展现了诗人仕途经历和闲居生活,表现了忠义爱国思想和当时诗坛对激进诗风的倾向。喻良能造诣较高为五律、七律。喻良能诗作内容多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寄托经世济世之情怀,字里行间激荡着恢复山河之热望,老杜常为其称赞;其二,展现仕途偃蹇的孤愤、常年行役的悲伤,透露出沉沦下僚的苦闷之情,渊明之悠然生活常让其欣羡。喻良能五律、七律取法韩愈、子美,兼有老杜的浑厚及韩愈的苍劲,复参以东坡的遒逸,整体上呈现出精深典雅之风;其五古、七绝亦写得不错。五古、七绝以渊明闲适生活为理想,苏轼豪旷之气为内涵,并兼有韦苏州活泼明快之风。喻良能所作诗句时而苍劲古朴,时而灵动活泼。诗风呈现出精深典雅,平淡自然、灵动活泼而禅意隽永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喻良能兼备众体。喻良能为政地方,政绩斐然;为诗作文,鸣于当世,政绩、文采令人景仰。经世济世的理想与矢志恢复中原的追求始终贯穿于《香山集》,其诗歌所展现的经纶济世的理想,所表现的矢志恢复中原的追求,所透露出的浩然之气,与同时代爱国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对南宋后期爱国诗人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时代因素致其中年仕途偃蹇,囿于小官,常年行役,诗中多呈现出悲慨的心灵世界,心怀壮志与英雄末路的苦闷,其诗风时呈现出悲壮、深沉之美。但因禅宗思想的浸润及渊明优雅自在生命情调的感染,其诗又显得简洁轻快,具有活泼灵动之美。悲壮与灵动结合使其诗风呈现出精深典雅、古朴苍劲风貌。其诗风独树一帜,丰富了南宋诗坛的文学创作。
其他文献
报应观念以善恶为判别标准,讲求善行得善报,恶行得恶报。基于善恶报应观,唐人进行了广泛的发挥创作,唐代报应小说的状况蔚然可观,本文拟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
笔者以两节高中语文展示课为例,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及不足之处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切入对课堂教学的审视与追问,试图探寻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英子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女性作家的创作心理机制响了其童话创作的价值观念,软性审美态度以及审父意识在其创作文本中的铺陈,彰显了其女性作家对于男
<正> 甲:×老师,您班上的创作课怎么样, 有较出色的作品吗? 乙:没有。多数同学“难产”。 甲:什么原因呢? 乙:这个问题较复杂。同学们来自社会各阶层,个性差异很大。下到生活
由人民日报社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9月19日在敦煌举行,这是论坛连续第4年举办。各国嘉宾聚焦“一带一路”区域联动、媒体融合、文化交融
王士禛是清初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诗歌创作引领诗坛风尚数十年。王士禛对历代诗歌的体认主要体现在其“神韵说”上,并编选唐诗选本以阐发自己的诗学宗旨。本文以《十种唐诗选
对“流浪”题材的书写,中西文学一直未曾间断。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20世纪八十年代初见端倪,进入21世纪后,对流浪的书写更是蔚然成观。不同于“50后”与“60后”作家流浪书写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的光辉与民族文化之根的追寻,“70后”作家笔下的流浪书写,表征着浓郁的对个体精神境遇的思考。综观70后作家的流浪书写,就流浪的行为方式、特定人群及对世界的认知而言,流浪的基本形态有三种:一是漫游式流浪,即在都市中
<正> 58—200型200mAX线机用大焦点照相时,mA表微动,胶片没有曝光,点片摄影时,荧光屏不亮,无X线产生。立即观看球管窗口,见小焦点正常点燃,大焦点不亮,测量大焦点灯丝呈断路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内窥镜与全程切开法采集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近、中期通畅率,分析影响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5
饮食文化特别是先秦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饮食的言论在先秦典籍中更是随处可见。先秦典籍中对于饮食的论述,不仅没有因时代变迁而被湮没,更成为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