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技术在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的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陆地石油的存储量不断减少,人类对石油的开发逐渐转向海洋领域。目前,半潜式生产平台已发展成为海洋生产平台的主流。半潜式生产平台的电站系统是整个生产平台上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电站系统的发电部分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了整个电站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同时海洋上的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由陆地转向海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二者相结合,将海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与生产平台电站系统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减少海上平台自用油气量,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为可再生能源融入生产平台电站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电站系统主要电气设备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其中包括柴油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同步发电机模型、生产平台负载模型和变压器模型。同时还对光伏发电模块、双馈风力发电模块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等分布发电模块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其中包括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光伏电池的并网环节;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风速、风力机、双馈风力发电机和双PWM变换器模型;蓄电池的数学模型和电流恒定、电压恒定、涓流充电以及多段充电几种控制模式。对整个微电网层面的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恒功率、恒压恒频和下垂控制方法以及主从控制和对等控制等微电网的控制方法。其次,对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电站系统模型进行了稳态仿真和暂态仿真。稳态仿真包括系统处于稳态时的功率分布以及稳定状态下的负载性能。暂态性能仿真主要包括电站系统供电线路切换时的系统稳定性研究,以及负载突加和突卸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出生产平台电站系统可以持续稳定带载运行,在电站线路切换、负载突增突减下虽有波动,但可以保持系统不失稳,生产平台电站系统动态性能良好。最后对融入新能源的生产平台电站系统进行仿真及实验研究,对系统的稳态运行、加载运行情况和环境条件改变下的运行情况分别进行仿真,仿真验证了新能源并入生产平台电站的可行性,同时加载实验证明了整个系统下能够正常带载、变负载运行。当以光照强度、风速为代表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分布式电源虽然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在生产平台大容量电站系统和储能单元的调节下能实现稳定运行。进行了融入新能源的生产平台电站系统实物实验,验证了实物环境下可以正常运行。对两个平台电站互联运行情况进行仿真研究,两个电站系统在互联前后均可以保持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纹理图像隐马尔可夫捆绑树 (HMT-b)模型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小波分解后的三个子带(H H ,H L,LH )中相应节点捆绑后作为一棵复合树进行建模 ,改进了迭代算法 ,所建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三个子带间实际存在的小波系数相关性 ;对于每个尺度中的小波系数分布 ,HMT-b 采用高斯混合分布来拟合。同时研究了尺度系数基于小波域泊松分布的统计建模方法。
通过对加筋土结构改性堤防的观测,分析工程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和运行情况,论述加筋土结构稳定和抗冻原理,观测结果表明加筋土结构改性技术用于堤防改造是成功的.
沙俄借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策动“蒙古独立”,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在内蒙古,很早就投靠沙俄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王爷乌泰,在沙俄的支持下,响应外蒙古“独立”,发动武装叛乱。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遥感图像的信息 ,本文对以往图像融合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方向梯度局部方差的金字塔图像融合方法。将各源图像进行金字塔分解 ,得到多分辨率描述 ,建立方向梯度金字塔 ,采用局部方差准则融合源图像的各分解层 ,再进行金字塔分解的逆变换 ,得到融合图像。此外 ,利用信息熵等准则和其他融合方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能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锶是核事故最常见的放射性裂变产物,一旦进入环境就形成长期的放射性污染,难以消除,并易从土壤进入植物,再进入动物。无论植物、动物被人食用,均可以通过食物链的累积,进入人
在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移动存储介质作为信息资源存储和传输的重要媒介,其安全保密问题日显突出。文中分析了移动存储介质在电子政务网络中信息泄密的主要途径,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