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索网张拉过程分析及索力调整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 FAST)是我国在建的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属于“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FAST主动反射面的支撑结构,为大跨复杂的、具有明显非线性特征的柔性超静定空间索网,索网通过下拉索实现变位。根据受力状态的不同,索网分为零态、初始预应力态以及荷载态三个状态。索网安装完成后处于零态,需要对其进行张拉至初始预应力态。张拉是索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为了给实际施工提供指导,保证张拉方案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对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索网在建造过程中难免存在误差,为保证FAST建造完成后满足感测要求,通过调节边缘索对索网误差进行调整。本文详细介绍了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根据索网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选择倒拆法进行索网张拉过程的模拟分析。索网的张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索网在张拉过程中的位移和内力。分析结果表明,张拉过程中索网内力变化平稳,第一阶段下拉索索力较大,需要注意下拉索临时锚固的可靠性。温度会使超静定索网产生温度应力,本文通过设计温度荷载分析了温度作用对张拉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索力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为确保调索过程的安全,选择在第一张拉阶段完成后进行调索,并选择边缘索的伸长量作为调索指令。针对索的几何非线性特征,本文以索力调整计算中常用的影响矩阵法为基础,结合修正的Newton-Raphson法(M.N.R法),提出了索力调整计算的非线性迭代法。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调索指令对边缘索进行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自密实混凝土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最顶层设计,其涵义是在浇筑过程中不借用外部任何振捣只靠自重就可以均匀密实的混凝土。在目前的配制中,特别是公路工程、铁道工程中,极少采用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甚至采用全河砂来配制。本文结合巴南和巴陕高速公路项目,结合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强调了配制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难点,同时对影响其性能的粗细骨料的粒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掺入增稠剂(聚丙烯纤维、增稠粉、黄
锚固结构因其高效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岩土工程中,但是其耐久性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锚杆埋设于地下岩土体中,遭受地下水、杂散电流、双金属作用和硫酸盐、氯离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历来是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基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地基土承受荷载的能力。柱下独立浅基础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UHTC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具有卓越的韧性和优良的耐久性能。目前国内外关于UHTCC的研究
隧道围岩在开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而这个变形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历程,称为时空效应。本文以哈尔滨绕城高速天恒山隧道为工程应用背景,在现场进行了跟踪施工监测,在现场监测
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应力波反射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一定精度在实际测试中应用较广,其中以纵波法最为普遍。但实际测试发现纵波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只能判断缺陷处截面面
作为土力学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和土的强度理论已经基本趋于成熟,而非饱和土在实际工程中分布更为广泛,其工程特性更为复杂,其强度理论尚不十分完善。主要的障碍就是非饱和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考虑楼板平面内刚度有限时,楼面在自身平面内会产生变形,从而造成抗侧力构件分配的水平力与按楼板刚性计算时相比有较大差别。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由于竖向
随着我国公、铁路网逐渐的发展和完善,一大批跨江、跨海大桥被提上议程。大跨度桥梁作为主要交通路线的重要节点,一旦损坏,将造成不可预计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交通生命线中
钢板-砖砌体组合梁非常适合于砖混结构的拆墙改造,但其受力性能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钢板-砖砌体组合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四根钢板-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