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城市(镇)收缩现象研究及启示——以北海道函馆市与上士幌町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产业空间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下,以人口减少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收缩现象,已成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重要的城市演化现象之一。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局部城市收缩现象或趋势,尤其是一些小城市(镇),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人口减少现象或趋势更为显著,其中单一产业衰落引起的城市(镇)收缩现象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镇)收缩现象是最主要的两种类型。由于我国现阶段以发展为主要诉求,城市规划大多以人口增长为预期,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镇)收缩现象的影响和作用,尚缺少足够的认识与实践积累,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城市收缩现象的发生机理及其特定的城市空间变化特征,对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的转折点,城市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将由粗放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变,并由此带来了针对城市形态控制和功能布局的相关设计与研究方法的改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小城市(镇)的收缩现象有哪些特征?针对已有的收缩现象或可能的收缩趋势,如何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资源的优化利用?具体的设计策略是什么?将是本文主要尝试讨论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收缩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借鉴欧美国家经验为主,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镇)收缩现象,由于生成背景、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很难在设计策略等方面找到欧美城市的类似参照。另一方面,日本的城镇化水平远高于我国,其城镇化发展历程与我国有一定的类似性;近30年来,日本城镇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北海道地区,不仅存在单一产业衰落型小城市收缩问题,也存在很多相对欠发达地区小城市(镇)的收缩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欧美地区样本的不足,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镇)收缩现象研究具有较好的参照性和借鉴意义。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城市收缩问题被国外学者长期关注和大量研究,形成了较丰富的实践与研究成果,但国内还较少涉及。作者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交流学习期间,参与了该校主持的应对城市收缩的部分调研与实践工作,对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城市收缩问题和应对经验有了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北海道函馆市与上士幌町两种典型的收缩类型(单一支柱产业衰落型与欠发达地区型)及应对方式(复兴方式和适应方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小城市(镇)发展的类似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借鉴策略与方法。  本文第一部分(第1~2章)通过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厘清了城市收缩的概念及其与城市衰退等概念的辨析,论述了城市收缩的动因、类型、现象、空间模式、复兴与适应方式,以及与城市收缩相关的经典理论,综合比较了世界各国不同城市收缩现象的主要差异和相关应对策略的特点。第二部分(第3~5章)分析了日本北海道地区两个典型的小城市(镇)——函馆市与上士幌町的城市特性、城市收缩现象成因以及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总结了两者的共同经验,即以人为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流程与多层次、多形式的调研方法;辨析了两者所采用的复兴型与适应型两种应对方式的工作目标、具体策略与适用性。第三部分(第6章)对比分析了我国两种类型的小城市(镇)收缩现象及其与日本中小城市发展问题的类似性,探讨了日本小城市(镇)复兴型与适应型方式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借鉴与启示,并结合当前我国小城市(镇)发展特点,尝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和基于城市形态与空间整合的城市设计要点。  本文最后总结了日本小城市(镇)的两类收缩现象的具体特征及其对我国小城市(镇)发展问题的经验借鉴,并从应对方式选择、产业调整、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发展、旧城区复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程序与方法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我国小城市(镇)城市收缩现象的具体建议和设想。
其他文献
城市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历史街区的更新是城市发展的新陈代谢之一,是一个长期、持久、永不间断的过程,在旧城内建设,必然存在着保护、修复、改造、更新等多项内容的综合。在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国际上在社会经济方面表现出的新特征也正在影响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珠澳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
街巷景观多样性是珠三角地区历史村镇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亟待研究的历史题材。本文从形成珠三角地区村镇传统街巷景观多样性的因素入手,深入探讨传统街巷景观多样性的具体表征,并
本文以江淮地区安徽省境内的五座城市:合肥市、安庆市、六安市、淮南市和滁州市的博物馆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建筑象征主义为理论基础,从建筑象征的空间感知、建筑象征的视觉形式
石湾在佛山的西南方,离城区6公里。石湾古镇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始于北宋,兴于明清。石湾是我国民窑体系中的重要城镇,素有“石湾瓦,甲人下”之谚。 石湾古镇它的特点在于:从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
在快速城市化的语境中,中国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性将使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由目前直接拓展城市建设用地转为城市内部空间重新整合。城市土地使用功能调整成为必然选择。尤其在旧城中
学位
随着信息化和低碳化时代的到来,在建筑设计时如何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手段来更好地实现低能耗建筑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前景。而采用可以回应气候的、绿色节能的建筑立面,可
中国的建筑教育在引进之初表现了短暂的重技术倾向,以后逐渐转变为“学院派”的教学模式。虽然建筑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变化,但“学院派”的教学风格基本延续下来,并对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