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计算药物重定位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ronchiectasi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BCOS)住院患者的证素和证型的分布、证素的异质性,并分析证型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2.开发用于中药方剂药物重定位的工具,基于“异病同治”策略筛选用于治疗BCOS的经典名方并探讨潜在药理机制。方法:1.第一部分为基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的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和心病科住院的全部成年BCO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排除非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COPD)或支气管扩张而入院的患者,提取人口学资料、住院信息、吸烟史、中医四诊信息、合并症、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依据《证素辨证学》推断证素,构建潜类别模型实现基于证素谱的证型划分,并综合应用Boruta算法、假设检验、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关联分析识别各证型间的证素异质性与临床特征差异。2.第二部分为经典名方的药物重定位研究。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和《肺系病常用经典名方的专家共识》的130首方剂为候选经典名方,靶标来源于TCMSP、BATMANTCM、HERB、CTD的已知和预测靶标。分析COPD气管上皮细胞RNA-seq数据,构建COPD疾病网络;整合Phenolyzer、Mala Cards、DisGeNet的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相关基因,构建支气管扩张疾病网络。应用R语言开发实现通路指纹算法和网络抗毁性分析算法的工具,以此为工具对候选经典名方进行药物重定位评分,确定同时满足COPD和支气管扩张药物重定位的经典名方。应用稳健秩聚合算法集成两者评分,结合证素和评分确定最优经典名方。基于关联分析、网络拓扑分析、网络社区识别算法、功能富集分析,分析关键药物组合、关键网络靶标、关键药理学机制。结果:1.证素横断面研究:纳入131例BCOS患者。频率高于90%的证素有痰(99.24%)、气虚(97.71%)、阳虚(91.60%)、肺(100%)、心(92.37%)。从BCOS的证素谱中识别出3个潜类别(证型):肝肺不和证(Class 1)、脾肾痰瘀证(Class 2)、心肺两虚证(Class 3)。肝肺不和证和脾肾痰瘀证患者的年龄、a CCI评分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心肺两虚证。肝肺不和证的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肝肺不和证和脾肾痰瘀证,而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这两证型。Boruta算法推断,心力衰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对于区分三个证型贡献最大的合并症。2.药物重定位研究:基于R语言开发R包immcp,实现了通路指纹算法和网络抗毁性分析算法,以此为工具筛选出26首经典名方。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IL1B、IL6、CXCL8、TNF、PTGS2、ALDH3A1、CYP1A1、NQO1、ALB、GPX2、STAT3是经典名方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核心靶标。两算法评分集成后,评分秩次前5的方剂依次是散偏汤、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其关键中药组合为麻黄-苦杏仁、半夏-白术-茯苓、川芎-白芷-白芍。关键药物组合的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核心靶标有IL1B、IL6、CXCL8、TNF、PTGS2、ALDH3A1、CYP1A1、NQO1、ALB。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经典名方的潜在药理机制与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上游产生,以及下游效应相关。结论:1.肺、心、痰、气虚、阳虚是BCOS的基本证素,脾、肝、肾、气滞、血虚、血瘀、寒、阳亢、湿、水停是BCOS患者中存在异质性的证素;2.BCOS可以分为三个证型:肝肺不和证、脾肾痰瘀证、心肺两虚证;3.三个证型的临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合并症负担的不同;4.卫气失常是BCOS的关键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为上焦心肺的虚损,进而影响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肾;标实为痰阻气道,进而发展为全身水液代谢的失常、营血的瘀滞、气机的失常;5.散偏汤、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是BCOS治疗的潜在经典名方,麻黄-苦杏仁、川芎-白芷-白芍、半夏-茯苓-白术是BCOS治疗的核心中药组合;6.调控衰老相关分泌表型是经典名方治疗BCOS的关键药理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六经症状的分布规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六经证型分布规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六经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09月至2021年0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临床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六经症状、体格检查等)。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得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六经证型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消癖化痰颗粒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结果,了解该药物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为饱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困扰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从而延缓NAFLD的进展,稳定肝功能,减轻肝脏损害。方法:收集8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湿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试验组予以消癖化痰颗粒(1日1剂,分早晚饭后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前后,风痰入络型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的变化,评价祛风化痰通络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共纳入病例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祛风化痰通络汤”口服。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
学位
关中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关中八景诗,关中八景诗不仅是地域景观之美的文学书写,还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本文以关中地方志以及关中历史文化典籍中收录的八景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八景诗进行审美层面的分析,一方面明确关中八景诗中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探析蕴藏在关中八景诗中的旅游文化价值,助力关中地区旅游文化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孕育关中八景诗的自然地理
学位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汤联合羟基脲治疗气滞血瘀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的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药治疗PV的特色及优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收集30例气滞血瘀型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以羟基脲为基础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消癥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红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选取重楼及其单体,旨在探讨通过调控EMT,抑制结直肠癌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阐明其对结直肠癌转移的抑制作用,为药物靶向作用于结直癌的转移提供实验支持,并为控制结直肠癌的转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培养人结直肠癌HT29和LoVo细胞株。(2)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对HT29和LoVo细胞活力的影响,分析药物的IC50值;筛选并选取重楼最敏感单体进行后续实验。(3)平板克隆和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小柴胡汤化裁”治疗老年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的术后疗效,旨在发掘“小柴胡汤化裁”在治疗老年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1.收集分析我院2019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符合选取标准的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另30例为治疗组:在相同术式基础上于术后第二天开始服用“小柴胡汤化裁”
学位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水平及炎症反应影响。为中医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提供新方法。方法: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诊断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患者(2021.1-2021.10)中筛选60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无性别要求。采用随机数字编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琥珀酸美
学位
目的:通过调查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病例信息,观察KOA及其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与血清学指标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瘦素(leptin,LEP)的表达水平,探讨KOA肥胖程度、影像学分期及中医证型与血清COMP、LEP间的相关性,为KOA的诊断、评估及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方
学位
目的:本课题运用利湿清热汤来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并通过对纳入病例的血尿酸、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的分析,来评价利湿清热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分组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一般疗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湿清热汤,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将相关检查的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完成临床观察60例,其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