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成桥及施工过程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tto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区别于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和钢箱梁桥,它要求把钢箱梁和混凝土梁连接成共同受力的连续结构体系,以便顺畅地传递各种荷载,其结构形式是在主梁的中跨部分梁段采用钢箱梁,主梁的其余梁段采用混凝土梁。混合梁桥在整体上减轻了桥梁的自重,并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桥梁的受力状态,增加了桥梁跨径,克服了传统较大跨径的混凝土连续梁中跨下挠及开裂的缺点。目前,混合梁桥的结构形式被广泛采用,对混合梁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伴随着桥梁材料的不断创新和施工工艺的不断优化,对混合梁桥的研究还只是开端。本文以某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为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在建模过程中简化了钢混结合段构造,用同体积混凝土梁代替钢混结合段,利用划分施工阶段功能得到桥梁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荷载组合效应下的应力和挠度,根据规范要求分析桥梁受力是否合理,同时在整体模型中提取钢混结合段局部模型在整体模型中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值,为钢混结合段实体受力分析做铺垫。其次是分析敏感性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混合梁桥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考虑预应力标准张拉、超张拉(超张拉5%、10%)和损失(损失5%、10%、15%)六种情况,得出预应力参数变化对钢箱梁的应力几乎没有影响,对混凝土梁悬臂端挠度影响最大,呈线性变化。考虑五种温度效应工况,得出温度梯度对主梁挠度和应力变化的影响较大,正温度梯度使中跨跨中挠度为减小16.0mm,负温度梯度为增加8.0mm,体系温度对主梁应力和挠度几乎没有影响。改变钢箱梁长度和边中跨跨径比分析主梁在恒载作用及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变化,得出边中跨比为0.5时墩顶两侧不平衡负弯矩最小。最后是采用实体有限软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实体模型,先分析结合段在单一荷载作用下的传力机理,然后分析施工阶段钢混结合段的受力影响,最后将Civil模型在最不利荷载组合效应下中提取内力值加载到实体模型中进行计算,比较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值和传力效果,总结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和钢混结合段的局部应力分布情况,得出在结合段施工时应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其他文献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叠合盆地海相演化阶段的最后一个层系,是川西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金马-鸭子河区块处于川西平原西缘的龙门山冲断带内的前缘隐伏构造带中段。现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前体释放肽片断31-98(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肺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明确病理组织学分型的353例肺癌患者
成本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的重要层面。近年来,受外部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我国市场盈利空间逐渐减小,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要求下,成本管理越来越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成本性态模型假设认为,成本费用随业务量的增减同幅度增减,即传统成本性态理论中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属于相互依存且完全对称的关系。Anderson等人提出了费用粘性的概念,业务量上升时费用增加的幅度相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