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韧均衡的PLA/NR-PMMA/SiO2/NR TPV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可完全生物降解,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面对石油基高分子材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PLA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本身较差的韧性和对缺口的敏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所以需要对PLA进行增韧改性。其中,采用弹性体对PLA进行增韧可以有效改善其冲击强度,但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共混物拉伸强度往往会大幅下降,如何在显著改善PLA韧性的前提下,得到刚韧均衡的PLA基材料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的聚乳酸/天然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NR-PMMA)/天然橡胶(NR)热塑性硫化胶(TPV),对其力学性能、相态结构、结晶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研究了PLA/NR-PMMA/NR TPV的形状记忆行为。在此基础上,引入刚性纳米粒子二氧化硅(SiO2)并通过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对其分布进行调控,进一步改善PLA/NR-PMMA/NR TPV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一种低橡胶含量下兼具高韧性和刚韧均衡的PLA/NR-PMMA/SiO2/NR TPV。对PLA/NR-PMMA/NR TPV在不同DCP用量下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动态硫化改变DCP用量可调控TPV的韧性及其微观形态。所有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均为双连续相结构,橡胶相以连续的网络状分散在PLA基体中,DCP用量的增加提高了橡胶相的交联密度,使得橡胶网络的孔径减小,壁厚增大。此外,DCP在引发动态硫化时,可诱导橡胶相与PLA相在界面处产生接枝反应,在两者共同作用下,TPV的缺口冲击强度随着DCP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在该体系中,DCP的最佳用量为2.5phr;而DCP过多会导致PLA的降解增加,TPV力学性能降低。形状记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LA/NR-PMMA/NR TPV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达到了100%,但重复形状记忆会使TPV的形状回复率降低。适量NR-PMMA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循环形状记忆回复率,NR-PMMA/NR配比为10:10时,PLA/NR-PMMA/NR TPV展现出最佳的形状记忆效果。对PLA/NR-PMMA/SiO2/NR TPV的研究结果表明,刚性纳米粒子SiO2的引入不会对TPV的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所有TPV的微观结构仍为双连续相结构,不同的是,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橡胶网络的壁厚增大,孔径减小且分布越趋均一;同时,SiO2的引入提高了橡胶相与PLA相之间的界面接枝率。虽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SiO2倾向于分布在PLA基体中,但通过先将SiO2与NR-PMMA在开炼机上进行混炼,NR-PMMA分子链与SiO2之间形成较强的物理缠结,在与PLA熔融共混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iO2的迁移,最终使得大部分SiO2选择性地分散在NR-PMMA中和两相界面处,分别起到补强NR-PMMA和改善界面相容性的作用。在其共同作用下,TPV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其缺口冲击强度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SiO2的添加量为2phr时,TPV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843.7J/m,是未添加SiO2样品(PLA/NR-PMMA/NR TPV)的168%,同时拉伸强度以及模量也有一定的提高,拉伸强度从45.2MPa增加到47.4MPa。这说明,引入刚性纳米粒子SiO2并调控其选择性地分散在NR-PMMA中和两相界面处,进一步地提高了TPV的冲击强度以及拉伸强度,达到了增韧增强的效果,获得了低橡胶含量下兼具高韧性及刚韧均衡的PLA基材料。此外,SiO2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TPV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冷结晶温度逐渐下降以及结晶度逐渐增大,外推起始分解温度升高。SiO2选择性地分散在橡胶相与PLA相界面处,改善了界面相容性,有利于应力的传递;而分散在NR-PMMA中的SiO2,起到了补强NR-PMMA的作用,适当增强的NR-PMMA与NR具有一个更为优良的协同作用,强韧的橡胶网络能够耗散更多的能量,这是PLA/NR-PMMA/SiO2/NR TPV冲击强度显著改善的两个主要原因。此外,在一定SiO2含量范围内,双连续相增韧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PLA/NR-PMMA/SiO2/NR TPV的缺口冲击强度进行预测,但由于该体系的参考因素相对复杂以及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理论模型的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
重大工程环境责任对于重大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重大工程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重大工程面临复杂内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复杂,且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主体行为不确定性大,极易产生环境责任行为异化现象。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机理极其复杂,异化行为治理难度大,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理对策。因此,研究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问题,有效地遏制重大工程环境责任行为异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
为应对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两大世界难题,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的共识。而随着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续航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开发出更高效、更可靠的热管理系统也成为了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重点。基于相变冷却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节能、防止电池热失控及优良的控温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电池热管理技术之一。本文以18650磷酸铁锂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
带腋撑型钢混凝土大跨度框架结构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它除了具有常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所具有的优点外,还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势:1)通过设置腋撑改变了常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2)腋撑的设置减小了大跨度框架梁的跨度,从而在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框架梁的内力减少,所需截面尺寸和配筋也减少,同时更容易满足框架梁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设计要求。因此,带腋撑型钢混凝土
以镁合金、铝合金为代表的新一代轻质材料具有密度小、可再生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比强度、比刚度、减震性和导热性,但通常活泼性极高、膨胀系数大导致其焊接性能并不友好。变极性钨极氩弧焊(Variable Polarity TIG,VPTIG)焊接工艺具有阴极雾化的作用,在轻质合金焊接工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市面上的VPTIG焊接电源存在控制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热输入量过大、变极性过零点速率慢,易断弧
传统村镇凝聚并传承了我国各地域的特色文化,彰显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精神、建筑及传统风貌,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首次提出特色保护类村庄这一概念,其中涵盖具有地域特色明显、文物古迹或古建筑风格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等特点的传统村镇;在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传统村镇对自身特色资源缺乏认识,在活化过程中地域特色被淡化、破坏。为扭转这一现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带腋撑型钢混凝土大跨度框架梁柱节点是一种新型的框架节点形式,应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中。它具有以下优点:(1)腋撑的设置减小了大跨度梁的跨度,从而减小框架梁和柱的内力、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极大改善节点区的受力性能;(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能有效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和提高经济性,同时也能提升结构的延性和承载力。带腋撑的框架节点是该框架结构中受力复杂的关键位置,对其节点区的受力性能研究至关重要,所以开展
建筑必然离不开气候和地形地貌两个在地要素,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考虑建筑设计,或片面依赖技术手段解决人工环境问题,势必造成资源和能源极大浪费,同时失去地域差异的气候作为创作依据,改变了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模式,将导致千篇一律的所谓“现代化”城市。中华传统民居运用朴素的技术手段营造生态宜居的建筑环境,凝聚了我国历代工匠的经验与才华。如何将传统民居中固有且宝贵的经验在现下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推动地域文化与绿
移动边缘计算将计算和存储资源带到移动网络的边缘,使移动设备能够运行对资源要求很高的应用程序,例如增强现实和在线游戏,同时满足严格的延迟要求。近年来,在移动边缘计算的热点上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例如计算分流,低等待时间和能源效率,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但是,很少有研究人员研究移动边缘服务器的部署。边缘服务器部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资本支出,同时还会影响部署和配置的灵活性。移动设备的普及还促进了空间众包的
休闲时代的来临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出现。然而在目前国内的游憩商业区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商业同质化、功能与形态不适配等问题,因此,开展游憩商业区的空间及功能形态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选取广州荔湾RBD为研究案例,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结合多源网络开放数据,分别从城市、街区、街坊三个尺度考察荔湾RBD的街道网络形态以及它与功能分布之间的互动
知识图谱以结构化的形式描述客观世界中的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理解的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命名实体识别(NER)是构建知识图谱的关键步骤。NER任务需要从非结构化文本中定位命名实体并分类到特定的类别,例如人名、地点和组织机构等。虽然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命名实体模型在部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存在以下两点明显的不足:一是现有的方法主要关注在非嵌套命名实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