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尤其河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食管癌的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阿霉素等,但其毒副作用较强且易于诱导食管癌细胞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求新的更具选择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对食管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酰腙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治疗潜力,已成为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因此本课题组前期合成了20个酰腙类衍生物,通过MTT法筛选出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0个酰腙类化合物对食管癌EC9706和EC109、肝癌SMMC-7721、前列腺癌PC3、乳腺癌MCF7、胃癌MGC803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克隆形成并结晶紫染色检测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和EC109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PI染色并流式细胞仪检测化合物6p对上述食管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并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和PI染色并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利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反向验证化合物6p的作用;DCFH-DA探针染色并流式细胞检测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ROS生成的影响,并利用活性氧清除剂NAC反向验证化合物6p的作用;JC1染色并荧光显微镜检测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HE染色评价化合物6p动物水平应用的安全性。结果:1.这20个酰腙类化合物中有多个化合物对食管癌EC9706和EC109、肝癌SMMC-7721、前列腺癌PC3、乳腺癌MCF7、胃癌MGC803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p对食管癌细胞EC9706和EC109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化合物6p可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和EC109的克隆形成能力,呈浓度依赖性。化合物6p可明显诱导EC9706和EC109发生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周期相关蛋白P27表达量增高。3.化合物6p能够降低EC9706和EC10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升高,并诱导细胞凋亡,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可以逆转化合物6p诱导的活性氧升高和细胞凋亡。4.化合物6p可显著诱导食管癌细胞EC9706和EC109促凋亡蛋白P53、Bax、t Bid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激活Caspase8/9/3和PARP,但并不影响抗氧化家族蛋白Prxs的表达。5.化合物6p在小鼠体内高剂量应用并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存,而且对小鼠内脏并无明显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酰腙类化合物6p可通过增加食管癌细胞EC9706和EC109周期蛋白p27的表达,导致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细胞增殖;化合物6p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导致线粒体和死亡受体凋亡通路激活,诱导细胞凋亡。其增加活性氧诱导凋亡通路可能通过非Prx家族通路引起;同时,化合物6p体内应用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