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与巴尔扎克的文艺观及小说创作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最大一次飞跃,属于巴尔扎克。而巴尔扎克小说艺术的一系列创新和发展,有诸多缘由于他对绘画的领悟和吸收。绘画对巴尔扎克艺术精神的渗透是全面的、内在的、深蕴的。在小说中他经常大量运用线条、轮廓、光线等绘画术语或多方面采用绘画表现手法,展现细腻、逼真的全景式的生活画面;他实际上通过绘画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正确认识到典型的意义并在小说中予以卓越地实践;紧紧抓住细节,发掘其中伟大的价值,将它作为表现重大社会主题的手段;以精雕细刻的手法描绘物质环境,使作品充满了纷繁的物象,并把它们与人物塑造紧密结合;重视人物外形和内在神韵的刻画,提炼富有个性化、表现力的神情、姿态和动作,等等。在创新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小说艺术对真实的追求,使文学描绘从来没有像他这样酷似现实、栩栩如生,堪称现实生活的准确再现,《人间喜剧》浓厚的绘画性,无疑展示和突出了这种深刻的现实主义真实性,为它史无前例地全面、深入、详尽地描写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围绕这些内容,运用绘画理论,以大量的实例展开了多方面、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源流关系、从绘画这个独特的视角,来把握巴尔扎克文艺思想的特质,探索他小说的审美意蕴的深度及奥妙处。
其他文献
《白虎通义》简称《白虎通》,是汉章帝时期以“统一经义”“讲议五经同异”为目的的白虎观会议的书面集结,因此具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东汉初期,由于今古文学家争
米兰·昆德拉是当今公认的一位小说和理论创作兼长的作家。其独具特色的理论创作一度为当下文学批评提供了新鲜而广阔的视野。昆德拉小说理论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对于小说本体
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诗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变体于40年代并延绵至新时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曲折发展业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和系统性的美学精神、创作原则、话语特征与艺术传
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与民间接触最广泛的诗人之一。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来树立民间的李白这一形象。 首先,李白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浓厚的亲民性。 他的诗歌有
20世纪初期,唯美—颓废主义思潮越过时空传播到中国,为海派、京派作家创造性地吸收和接纳,用以诠释他们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和追逐。海派唯美—颓废主义作家群耽迷于宣泄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