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中的自由与规训问题个案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j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课堂行为规范,作为课堂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规范或制度,一直处于人们的教育视野之外,处于一种“想当然”的状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被固定化的课堂行为规范逐渐失去了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照和追求,而一味地强调对已有规则的记忆、遵从和规范化管理,这样做不仅仅是限制了学生的行为,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课堂被完全规矩化和制度化了。课堂行为规范走向了规范极端化,仅仅成为一种规训的力量,即为了外在的目的,贬低人性的尊严,对人进行管束和控制,阻碍人自我精神的创造。本研究采用了社会科学研究中日渐凸显其独特魅力的质的研究方法。选取辽宁省H小学为研究现场,以E班为研究对象,通过随堂听课和访谈收集材料,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提取。本论文分别从仪式的演练、听讲的规范、互动的规范等三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该班学生的课堂生活的细节与事实。通过运用微观权利理论进一步深化课堂行为规范的研究,揭示了课堂行为规范的规训力量,探讨学校规范或制度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
其他文献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进入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极大地提高了体育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满足大众对体育信息的不同需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追踪
本文以“江苏省体育产业政策的衍变”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体育产业政策颁布实施的衍变历程(包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消费社会日渐成为人类社会主导型的社会形态。我国青少年也开始作为独立的消费者出现。当前青少年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其中享受
以汉字单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双视野同步呈现刺激的半视野速示技术研究大脑两半球相互作用。本研究由三个实验组成,分别从形、音、义三个水平来检查汉语加工的大脑半球功能偏侧
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成功影响下,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改变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前线教师将教学重点从原来注重知识教学逐渐转移到注重学生自
一、传统理想教育中问题的浮现小时候,我们都写过作文《我的理想》。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能折射出哪些问题?在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有关于理想教育的详细规定,它到底在何种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上升为社会共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彰显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督促教学质量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凝固语法结构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此前的表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修饰词,是对“社会主义”这个主干词的限定,而无论是从1982年的历史状况、政治现实,还是从邓小平的话语内涵和后来执政党的相关阐释来看,都是新时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但是这个时候这种新解释还没有定型,具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