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干化芦苇床源自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由浅层床体中的填料和湿地植物芦苇组成。污泥干化芦苇床对污水及污泥的净化是土壤、填料、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芦苇床建成后,填料表面和芦苇根系中会生长大量的微生物,污水流经后,悬浮物质被土壤、填料及根系阻挡截留,有机质会通过附在填料表面生物膜的吸附、同化和异化作用而得以去除。该技术在国外已经有近30年的研究历史,但在国内还比较少见。本文介绍了干化芦苇床湿地系统,设置了通风和不通风的对比试验,并对其渗滤液出水水质做了研究。通过实验表明:栽有芦苇的2号池和3号池,出水流量及体积都比1号池要高,2号池在通风状况下,芦苇生长的最旺盛。1号池多糖含量最高,而2号池、3号池较少,表明栽有芦苇的芦苇床有利于糖类物质的降解与转化。MLSS和MLVSS受气候气温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3个池子脱水性能差异性尚不是太明显,2号池略好一点。通风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在除磷效果上,2号池>3号池>1号池;三个池子出水COD尚不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还需继续处理。三个池子出水渗滤液氨氮呈正去除状况,1号池氨氮去除效果最好;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都比剩余污泥的要高,剩余污泥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都比较低,呈现负去除现象。栽种芦苇的2号池和3号池比不栽芦苇干化床的污泥含水率略低,在9月份之前较显著,分别降至65.2%、66.9%和65.9%;三个池子出水渗滤液的pH值与原剩余污泥的pH值相差也不多,这说明池子本身的构造尚未影响三个池子pH值的变化。pH值、含水率和气温对氨氮和多糖含量的影响有明显的相关性。污泥含水率和多糖相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相关。干化芦苇床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其中对磷和COD的去除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