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女性身份的自我确认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期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对英国短篇小说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她笔下的人物多以女性为主人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反映了她对女性生存和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主要以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从“身份确认”的角度,探讨女性生存境遇同身份确认之间的关系。“家庭”、“爱情”、“职业”是女性确认自我身份的三个最重要的语境。女性身份是特定时代不同社会因素共同建构而成的,是一个模糊的文化常态。长久以来,对女性身份本质主义的定位并不准确。在男性中心社会,女性身份的自我确认必然是个艰难的过程,而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对此则作了生动形象的揭示。  本文共分四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作家的生平概要,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取向。第一章主要从职业身份的角度,分析不同女性在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其中,既有对涉世不深、初出茅庐的职业女性的描述,也有忍辱负重、孤独寂寞的中年职业女性的刻画,还有职业生存中的幻想与幻灭,职业压力下的反思,等等。旨在说明女性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必须依靠自身的发展,女性身份的建立,还要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自己的生存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不是依附于男性的权威。第二章主要从爱情角度分析女性在恋爱过程中的女性自我意识,从对爱情的期待和失落到对虚伪爱情的讽刺和维护,旨在说明,她所描写的女性多先前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而后表现其心理上的落差,深化了其爱情悲剧的主题。本章拟就此对曼斯菲尔德笔下此类女性人物做一分析,分析其爱情观在其作品中的体现。第三章主要分析家庭与女性身份建构的关系,在他们当中,既有对儿童和成年女性的教育,也有对女性传统角色的颠覆和对新秩序的探索,旨在说明作家独有的女性意识和视角,给予其笔下的女性人物以独特关注,揭示了家庭中男性与女性微妙关系。其关注点在于:对于两性之间如何平等和谐发展,曼斯菲尔德也有其独到的见解。本节以女性身份为中心,探讨两性以相对平等的姿态在彼此沟通中建立真正的和谐。
其他文献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核心人物,他看重文化现代性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它蕴含交往特性,是解决现代社会种种问题与危机的重要途径,这与依靠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第一代人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合作学习理论的兴起,小组活动,这一源自于合作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和普遍的应用。实验研究证明,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小组合作学
古典主义,即是指罗马在艺术发展上向古希腊学习,以古希腊文艺创作为典范的主张。自罗马时期开创了崇尚古典的风气后,古典主义在经历了文艺复兴、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与启蒙运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