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患者肺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ARDS患者肠道菌群与肺部菌群的构成及其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以进行机械通气的早期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同时纳入机械通气的非ARDS患者为对照。获取患者血液、粪便样本,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获取肺泡灌洗液标本,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别检测粪便及肺泡灌洗液标本菌群,对基因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探讨ARDS患者肠道菌群和肺内菌群构成及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03月-2019年10月期间共纳入进行机械通气的早期ARDS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22例。ARDS患者肠道菌群检测显示肠道内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8.49%、32.73%、21.30%、2.48%、1.44%;ARDS患者肠道菌群和对照组相比Chao 1指数明显升高(P<0.05),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差异(P>0.05);beta多样性比较显示,不同的分组之间菌群差异明显(Adonis<0.05)。ARD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肠道内差异菌群包括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ARDS患者肺内菌群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0.74%、28.61%、24.83%、6.72%、3.05%;ARDS患者肺内菌群和对照组相比Chao 1指数明显降低(P<0.05),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差异(P>0.05);beta多样性比较显示,不同的分组之间菌群差异明显(Adonis<0.05)。ARD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肺内差异菌群包括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Epsilonbacteraeota、Patescibacteria、Margulisbacteria等。对ARDS患者病程第 1、2、3、5、7天肺内菌群和肠道菌群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五位有一定相似性,门水平相对丰度前三位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结论:与机械通气的非ARDS患者相比,ARDS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明显,菌群丰富度增加,菌群多样性无明显改变,ARDS患者肺内菌群丰富度减低,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变化;ARDS患者肺内菌群和肠道菌群存在相似性,皆以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抑郁障碍住院患者总体抑郁、焦虑程度和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力图为初级保健对抑郁障碍的预测、临床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诊断、患者自身及家属对抑郁障碍残余症状的辨别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16-2018年南京某三甲医院915例抑郁障碍住院患者的病历,收集抑郁障碍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建立Excel数据文件;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最终研究病例数;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探讨南京江北地区孕妇建卡时的相关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为GDM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妇产科门诊正常建卡并完成孕早期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孕24-28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将纳入研究的孕妇分为GDM组和正常对照组。收集孕
研究背景:脑卒中后尿失禁(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预测脑卒中后死亡风险和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状态以及疾病转归至关重要。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排尿行为习惯,改善尿失禁症状,消除药物和与手术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给疾病带来的额外费用和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PSUI患者的结构化行为疗法康复训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南京市大厂地区妊娠晚期妇女的膳食摄入、体重增加、运动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信息,并将其膳食摄入情况与《中国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进行对比,分析孕晚期妇女食物摄入、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探寻合理膳食对孕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保障孕期体重适宜增长和新生儿出生适宜体重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2月
目的: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涉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骨/软骨样转分化。近期研究发现,VSMCs来源的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
研究背景:术后尿潴留(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POUR)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5%-70%之间。术后尿潴留可能导致二次留置导尿,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并增加住院费用,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并增加尿路感染等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因此,评估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尿潴留风险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措施,有可能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患者及医疗保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基于Micro-CT图像对骨微结构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与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采用骨密度测量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是研究表明骨密度只能解释60%~70%的骨强度变化,骨小梁微结构是影响骨强度的重要元素。为了建立骨小梁的形态结构与骨强度之间的联系,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骨小梁力学性质预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研究目的当前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病(CV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不仅给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还为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CV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身体活动不足及不合理膳食等,超重及肥胖也是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CVD的病理基础,颈部动脉可作为反映全身AS情况的关键窗口。同时,我国居民的肥胖率亦不断上升,其与颈动脉斑块(
第一部分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在江苏省高血压人群中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和Framingham风险评分在江苏省高血压人群中预测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预测结果的差异。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基地共10498名30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基线资料信息,应用Chi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简称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诱发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心病已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美国大于等于20岁的成年人中,CAD的总患病率为6.7%,其中男性冠心病患病率为7.4%,女性为6.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