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对教育均衡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均衡理论,重点从教育一般均衡问题的理论分析到典型均衡问题的模型分析,并简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问题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基础教育看农村教育不够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基础教育看中西部教育不够均衡,普通学校也不够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并从利益集团、寻租理论、制度等理论进行分析。并从系统观角度分析教育体制不连续性导致的教育失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在校学生、教育者的实际调查,得出现行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从学生、家长、教育主管、学校之间的委托代理,进行模型分析;以及家长之间、学校之间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博弈的分析,探讨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深层原因 高等教育均衡问题,如高等教育区域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和经济发展已形成相互制约;政府部门对教育投资的相对减少,而产生了大学生泡沫和学术泡沫;高等教育市场分层,使得民办教育成为反向的社会剥夺;高校招生和就业的不对称性,混合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政府与高校过多的博弈,使得高校逐渐远离其本意;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混合了垄断业务部门和非垄断业务部门;以及高校在微观层次上失衡如师生比、学科门类等。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双失衡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以及教育区域失衡的Verhulst动态模型分析。 并在每个章节对现行教育失衡问题,如何解决给出了一些简单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