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根本前提,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其主体地位正越来越受到挑战。因此,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部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保持社会主义性质根本保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理论的探索历程,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我国公有制实践上的新发展。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指出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和蔓延,使人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受到很大的冲击。国有经济改革中一些错误的做法,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削弱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四部分: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对策思考。这部分主要从坚决抵制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错误思潮、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三个方面,提出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