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和松子壳的水热碳化及其产物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热碳化以生物质为原料,水作为液相反应介质,在一定温度(150-250℃)和压力(2-10 MPa)下,将生物质转化为以生物炭为主的一系列高附加值产物。所得生物炭广泛用于燃料、土壤改良、污染物脱除、功能纳米材料制备、固定CO2等诸多领域。与其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相比,水热碳化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处理废弃生物质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应用。本文采用废弃生物质松子壳和玉米芯作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水热碳化温度(180℃、200℃、230℃)下反应5 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元素分析、含氧官能团测定等手段对所得水热炭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生物质的水热碳化经历脱水、脱羟基等反应过程,碳含量得到富集。温度升高有利于生物质水热碳化反应的进行,所得水热炭产率不断下降,热值、能量密度得到提高。在230℃时,玉米芯和松子壳水热炭的热值与原料相比分别原样提高了35.71%、38.70%。SEM结果表明,水热碳化后的玉米芯和松子壳呈现碎片结构,温度升高后,在水热炭表面有少量炭微球生成。在温度为200℃时,分别利用Fe3+、柠檬酸作为添加剂,考察其对玉米芯和松子壳水热炭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柠檬酸均能促进生物质的水热碳化过程。与直接水热碳化相比,玉米芯和松子壳在添加Fe3+后所得水热炭的热值分别提高了18.91%、29.47%,添加柠檬酸的水热炭热值分别提高了40.70%、34.30%。SEM显示,添加Fe3+的玉米芯和松子壳水热炭表面生成的炭微球数量显著,且球形完整、粒径较大、表面光滑。添加柠檬酸的水热炭表面的炭微球粒径在纳米级别,呈现致密的蜂窝状。由于添加柠檬酸制备的水热炭表现出良好的物化特性。故利用两种原料添加柠檬酸后制备的水热炭对亚甲基蓝进行吸附,研究其吸附过程及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pH为7.0,水热炭投加量为0.5g/L,亚甲基兰浓度为50 mg/L的情况下,添加柠檬酸后的玉米芯水热炭、松子壳水热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8.6 mg/g.96.7mg/g。通过对两种动力学模型拟合显示,水热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过程能较好的拟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其中,玉米芯水热炭拟合度达到0.9998,说明制备的水热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通过对两种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能够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7、0.99756,表明制备的水热炭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借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分类也发展迅猛,平台数量和规模近两年在国内迅速增长。由于P2P网贷平
<正>10月8日至12月26日,《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此次共展出来自两岸及日本十余个博物馆的大量南宋时期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410件,规模空前
目的 建立复方黑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复方黑参颗粒中玄参和射干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肉桂酸、射干苷和次野鸢尾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
本文研究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算法原理和技术流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人脸识别算法的寻人系统,其目的在于帮助失去亲人的家庭寻找亲人。该系统融合了具备研究潜力的人脸识别
<正>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掌握与解答要比对整数应用题的掌握困难得多。因为分数应
<正> 贪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常见于正常体重的年轻女性。本文报导275例女性贪食症患者有关进食与非进食的问题。方法:患者为明尼苏达大学有进食障碍的门诊病人,共275例,均符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为了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发展,推进我国医院现代化的进程,医疗机构的智慧建设成为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医院与信息企
<正>公路上经常看到路面开裂、沉陷等病害,究其原因,病害出现在路面上,但病根往往在路基上。公路路基压实度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基础,它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
近年来饮用水中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调查目前饮用水中有机物污染现状,研究有机物污染与人群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探索并建立全面准确
<正> 细胞尤以真核细胞DNA 含有大量的信息(每个真核细胞含1010核苷酸),DNA 长链的表面很大,易受射线及其射解水分子产生的自由基攻击,成为射线敏感的靶分子。DNA 结构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