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人类已迈进一个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也遇到了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制造强国的良好机遇。现代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纯技工型人才是大相径庭的。企业短缺的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曾经被誉为是德国二次大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学校及大企业进行“双元制”教育模式,为经济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德国在克服“双元制”弊病基础上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认为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就中德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培养进行理论上比较研究。论文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介绍了德国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做法,提出和分析了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最新理念。从职教教师培养、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尽管我国某些职业学校在DACUM法、项目教学法、MES模块式教学法、CBE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职教的体制、教师的观念和水平、企业的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没有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在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存在极大的差异,说明我国在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还需做出极大的努力。树立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的意识,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切实落实到具体的办学行动中。职业学校要密切联系企业和社会,造就一支合格的技能与理论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