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粒子相互作用的Mie散射理论研究和Li4CaB2O6晶体光学性质的微观计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e散射理论可以严格处理光波与宏观均匀介质球相互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大气污染以及大气光散射等领域方面。本文利用Mie散射理论进行数值模拟,并且用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计算散射后光强度分布。计算结果可知,光强度最大峰值所对应的散射角随相对折射率的实部变化而变化(除散射角0度和180度),但并不随相对折射率的虚部以及尺度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这与相对折射率的实部主要起相位延迟作用和虚部主要起吸收作用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和几何光学相结合,搭建简单的光路来测量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折射率。这种测量方法简单易行、造价低廉,并且符合工业上精度的需求。随着微电子、光学、激光、遥感、通讯、航天、宇航等高科技领域和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非线性光学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达到的光学性质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晶体性质的微观计算方面,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新型复合光学材料Li4CaB2O6的光学性质。计算过程中,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将其晶体波函数由平面波基组展开;电子交换关联能函数取广义梯度近似中的Perdew-Wang(PW91)形式,原子势函数采用模守恒赝势(NCPP)。在计算Li4CaB2O6光学性质之前,采用Broyden-Flecher-Goldfarb-Shanno(BFGS)方法对晶胞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它的局域最稳定结构。由几何优化结果可知,计算得到的结构和实验值符合很好,从而为得到可靠的光学性质作基础。由Li4CaB2O6晶体[100]面的光学反射率、吸收系数、复折射率、能量损失函数、光电导率、复介电函数曲线可知,它们的曲线变化急剧部分以及峰值都在紫外线区域内(紫外区域波长在10nm~400nm之间)。从而可以说明,Li4CaB2O6晶体是一种很好的紫外光学材料。计算结果为该材料的实验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用FeCl3催化的烯烃的氢胺化反应的研究和含锆和镍络合物的合成,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1.在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一些氢胺化反应的特点和机理,从而阐述研究本文的
钒是多价态元素,且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钢中添加钒可以提高强度和韧性;钒合金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磁性材料、超导材料和核反应堆等领域;五氧化二钒作为化学工业中催化剂被广泛使
二氧化钛光催化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水污染控制新技术之一,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而二氧化钛失活是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重要问题。锰是地壳中的常量元素,常以溶解态
材料的性能的提高和走向工业化都离不开制备工艺的研究。LiFePO4现有的制备工艺有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碳热还原法、微波法等。每种制备方法都有其优
高度分散的Au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有利于降低甲醇催化制氢反应中CO的含量,从而实现氢燃料电池中甲醇对氢气的有效替代。本文以甲醇部分氧化制氢为探针反应
纳米TiO2(nano-TiO2)在光催化领域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有选择性的进行掺杂已被证明是一种提高其光催化活性的极其有效的方法。将光催化剂固定化既可以解决催化剂回收难问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S掺杂的TiO2及La3+掺杂的S/TiO2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可见光光催化制氢为探针反应,
TiO2由于其具有来源丰富、光照后不发生光腐蚀、耐酸碱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和较宽的带隙能(Eg≥3.2eV)等特点,因而在化学合成、太阳能利用和环境污染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
硅胶作为柱填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可控及化学表面改性特征优良等特点,使之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独树一帜。然而,由于硅胶本身化学稳定性差,易引起碱性化合物
混合C8芳烃中的乙苯选择性催化裂解为苯和乙烯,对于裂解C8芳烃的加工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临氢条件下对加氢裂解汽油中C8芳烃的催化裂解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以纳米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