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液体的新型电致变色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32215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对国家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变色玻璃作为一种更绿色更环保的节能玻璃,是电致变色器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电致变色器件目前已在光学显示、信号储存和光线调节等领域得到大力推广。但随着电致变色器件的广泛应用,功能和颜色转换的单一性逐渐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电致变色器件的核心部分是电致变色材料,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多多功能和多色彩转换的新型电致变色材料和电致变色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工作是基于离子液体的新型电致变色体系。通过离子液体与单组份液晶和商业混晶的结合,解决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长期单一颜色的困扰,扩展了其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离子液体结合银纳米粒子和银/金合金纳米粒子构建的新型电致变色体系,发挥了纳米粒子多彩性的优点,实现了电致变色体系的简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研究了系列1-丁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和双三氟甲酰亚胺类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的各方面性能,其中[Bmim][Tf2N]离子液体自身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制备了离子液体与二苯乙炔(PEB)和联苯氰类液晶电致变色体系,还获得了以二者为主要组分商业混合液晶的多功能聚合物分散电致变色液晶体系。(2)在离子液体中,原位合成、表征了表面带有正电荷的银纳米粒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银纳米粒子在电极板表面发生的可逆性物理团聚现象。利用银纳米粒子特有的局域表面等离子效应与银纳米粒子尺寸相关联的关系,通过增加加电时间,银纳米粒子团聚的尺寸不断增大,粒子对可见光的吸收带也不断发生变化,致使器件的颜色不断发生转变。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可见光透过率曲线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银纳米粒子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等。(3)在离子液体中原位合成银纳米粒子的基础上,原位合成了表面带有正电荷的银/金合金纳米粒子。利用银和金自身所特有的局域表面等离子效应,通过循环伏安法、可见光透过率曲线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银/金合金纳米粒子电致变色器件的不同色彩变化,发现其与同等浓度下的银纳米粒子电致变色性能不同,合金纳米粒子具有自身特有的电致变色性能。同时研究了在离子液体中原位合成的银/钯和银/金/钯等多组分纳米粒子电致变色体系的独特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儿童结核病临床分离结核菌中抗原PPE18和pep A的多态性,并通过探讨抗原多态性对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影响,初步评估其对M72疫苗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
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病毒,HCV感染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针对HCV感染尚无有效的保护性疫苗,并且针对HCV感染的治疗手段仍然有限。
书院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独特制度和文化,书院的价值内涵在于:传统书院的家国情怀、传统书院学术研究中的独立治学精神、传统书院的文化典籍收藏和传承等。智慧校园视域下书院教
目的探讨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间收治的明确诊断的5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主要病因及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详细叙述了薄壁轴承的特点,介绍薄壁轴承的类型、结构和设计应用。采用薄壁轴承,可以简化结构设计,降低重量并节省成本。
本文利用矩阵A的特征值λi的秩指数给出初等因子(λ-λi)j的个数,从而得到了求A的初等因子的新方法.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尘肺病的发病状况及流行特征,做好尘肺病的预防工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连云港市2003—2008年新诊断尘肺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诊断尘肺病138例,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由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以及维持地球上生命的生态过程所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它为人类社会提供食品、药材、自然资源、生态服务以及精神和审美的享受。很
本文针对档案馆非结构化数据存在数据来源及特点,研究如何将其与结构化数据融合,为非结构化数据分类管理寻找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探讨高校档案馆非结构化大数据管理的解决方
王蒙和白先勇是中国海峡两岸率先采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因对意识流手法的创造性采用而具有"现代主义"色彩,同时又在小说的结构、情节以及人物塑造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