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法(ASL)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血流灌注的改变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探索分析OSAHS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与脑功能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招募了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男性重度OSAHS患者30例及同期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男性正常睡眠者(对照组)30例,采集静息状态下的伪连续性动脉自旋标记(PCASL)脑部序列数据,经过数据后处理得出局部脑血流量(rCBF)。2.在脑功能数据扫描当天,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蒙特利尔认知(Montreal cognitive function,MoCA)评估量表评估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估。3.采用MATLAB2010a平台上的ASL-tbx软件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REST plus软件对患者组与对照组各脑区间rCBF值进行组间两样本t检验,得到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然后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对rCBF值有差异的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GSs)的年龄及受教育年限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OSAHS患者组的快速动眼睡眠阶段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总睡眠时间及最低SaO2较正常对照组更低,AHI值、SaO2<90%值及微觉醒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与GSs相比,OSAHS组的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颞叶、右侧额中回及双侧海马旁回的rCBF减低;rCBF增高的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上回。3.右侧海马旁回的rCBF值与觉醒指数呈正相关(r=0.365,P=0.047),左侧额上回rCBF值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r=0.422,P=0.020),右侧额上回rCBF值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r=0.447,P=0.013)。结论1.OSAHS患者存在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颞叶、右侧额中回、双侧海马旁回及双侧额上回等多个脑区的脑血流灌注异常。2.这些灌注异常脑区的rCBF值与临床量表评分间存在着相关性,推测这些脑区的rCBF的改变可能是OSAHS患者临床症状产生的主要机制之一。